硕士生竞考工人不仅仅是“可喜”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11:33 燕赵晚报 |
网友:陆志坚 3月19日,福建厦门市工商局公开招考15名合同制工人,结果849名参加笔试者,全部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其中还有全国重点大学的3名硕士生。于是,喜出望外的用工单位负责人说,这样的结果让人“感受到研究生、大学生的择业、就业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他们更看中岗位和单位,对‘身份’的概念已趋向淡化”。(3月21日 人民网) 长期以来,大学生被宠为“天之骄子”。因而,按习惯思维定势,普通工人难以与大学生划等号,更不可能将工人与硕士生相提并论。 可如今,849名大中专生甚至包括3名硕士生竟然为了获取一种“工人身份”进行激烈角逐竞考。这种就业观念的大转变,无疑是对传统习俗的强力挑战,说明了就业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那种注重就业“身份”的观念已逐渐淡出了市场,对用工单位也是一件幸事。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转变”有可喜之处。 然深层次地透析,这种“转变”带来的不仅仅是“可喜”,也有某种担扰。 教育的投入,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家庭来说,都希望有一种均衡的产出。尽管这种产出不完全是“出人头地”、“衣锦还乡”,但至少不能形成强大落差。而让硕士生等高学历人才竞相做工人,显然是一种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在此不是说工人不需要知识,而是硕士生所受的高等教育,与其所从事的勤杂工作明显不相匹配。这种资源闲置和浪费,将直接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的蔓延,有悖于教育的本意。 其次,影响了教育的持续发展。目前,高校扩招已经由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化的教育,而与此相反的是就业形势的严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民盟青海省委副主委程苏提供的一组数据就很说明问题:在青海这样欠发达地区,去年全省的高考升学率就达83%,因为就业岗位的增加赶不上扩招规模,就业率只有45%左右。而稍前教育部针对就业难提出了就业率不高的专业减招或者停止招生。显然,诸如此类硕士生竞考工人现象,就是左右教育部决策的重要因素,这种导向极易偏离教育的终极目标。 高学历人才就业状况,不仅直接反映出劳动力供求关系,也折射出国民教育的发展问题。尽管这种信号并不立竿见影,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它对教育、对国民素质的影响深远,至关重要。因而,硕士生竞考工人现象,在“可喜”之外更值得深思和关注。(责任编辑:刘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