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流浪动物寻“家”(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11:37 公益时报
  有些地方连活人都救助不过来,为什么要救助小动物?北京市海淀区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吴天玉认为,政府有责任、有义务照顾好他的“子民”……然而动物除了依据外界自然条件生存之外别无选择,这是两个不能放在一起对比的问题。

  为流浪动物寻“家”

  3月26日,一批志愿者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林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动物分会,组织了一场流浪狗义卖活动,当天共筹得资金3070元,他们将义卖款全部捐献出来用于基地建设。

  举步维艰 基地三迁

  1993年分会在海淀区双清路为遭遗弃、病危、伤残、流浪的伴侣动物建设了2500平方米的动物庇护所和120平方米的动物诊所。但是后来由于城市规划,动物庇护所和动物诊所所在地需要拆迁改造城市轻轨线而不得不寻找新“家”。

  2001年10月,北京一家俱乐部提出向分会捐赠土地和犬舍,作为新的动物基地。分会筹款近30万元将犬舍翻建一新,2003年7月迁入了新址。但就在2004年5月,俱乐部却单方面毁约,以停水、停电、强行损坏基地设施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给动物的食品、药品等恶劣手段强行要求分会放弃刚刚建设好的基地设施,并拒绝给予赔偿。

  2004年12月在多方交涉无果的情况下,社会爱心人士向他们免费提供了两排狗舍,分会暂时将基地搬迁至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附近的香屯村“珍宠园”内。作为动物的临时庇护所,也就是现在的动物救助分会地址。

  会长吴天玉说“珍宠园”只是个过渡场所,是由三位社会爱心人士建立起来的寄养动物的场所,通过媒体报道他们得知分会的困境后,伸出了援助之手。

  200多万家产投入动物救助

  记者采访吴老师时了解到,吴老师退休后就热心救助小动物,由小规模开始到颇具规模的动物救助工作。为动物治病需要钱,家人给予了她极大的支持,先后将200多万元家产投入到动物救助的事业中。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照顾那些伤病的动物,她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和在外企任顾问的丰厚报酬,全身心地投入到救助动物的事业中。

  现在全区救助小动物协会的几百名会员不断把被遗弃或被致残的小动物送到吴老师这里,她利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为小动物治病,照料这些小动物,一批批治好伤的小动物又被市民领养。

  当记者问起吴老师,她多年来从事的这一事业是不是与个人兴趣有关时,她表示,实际上最初的时候,自己并不是这样子,也没想到过今后与小动物打起交道,就是看到打狗、粘鸟的残忍恶行之后,有了救助愿望,很快许多专家学者开始一起探讨这一问题。1988年初由吴老师发起,由爱护动物的研究员、教授、工程师、高级经济师、记者、兽医、医生、职员、大学生、工人等168人在北京海淀成立了动物救助协会筹备委员会,确立了组织目标和理念,并开始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成立动物救助协会。

  小动物救助“力不从心”

  面对这种普遍的社会遗弃现象,国外的动物福利组织有比较好的机制和比较多的资金可以支撑,但是国内,正如吴老师所说,真是有些“力不从心”。自她从事这一事业开始,就没有想过停止。她粗略计算了一下,到现在200多万的资金被她一点一滴投进基地,关键的一部分用在了基地建设和这些小动物的医疗、吃喝、日常生活护理方面。

  吴老师欣慰地说,现在愿为动物做事的人越来越多,包括许多大学生。学生们来到动物救助分会,为伤残的动物拍了照片配上说明,做成展板,拉到学校和公园进行多次巡回展览,以便让更多的人知道爱护动物的重要性。

  “看到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是值得欣慰和高兴的,虽然基地的建设处于低谷,‘吃力’经营,但这项事业我们不能停止,而且必须继续做下去。我们不仅要建立新的救助基地,并且还在考虑建立一个医疗保健部,实行一体化管理。”吴老师表示说她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为什么要救小动物?

  “这些年来不少人一直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希望工程和贫困地区,这些地方连活人都救助不过来,为什么还要救助小动物?”

  “这始终是一个焦点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政府行为。我认为政府有义务、有责任照顾好他的‘子民’,而且人类有劳动和生存能力,然而动物除了依据外界自然条件生存之外别无选择,如果人类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它们没有任何办法,只有任人宰割。人类需要有一种意识,地球上光有人类不行,人跟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动物也给人类提供了生存条件。人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不能说应该做这个,不应该做那个,这两个是不能放在一起对比的问题。”

  “其实当初我们也和外界联系合作,包括一些大专院校、国际国内社会团体,只是我们在推动立法上下了太大工夫,没在资金筹措上考虑问题,或许认为当时自己的资金比较雄厚,其他的问题就忽略了。其实我们自己有很多资源,能够运用医学资源。”吴老师自己研制配药,经过了六七年的试用,对治疗动物皮肤病效果非常好,他们也希望医药厂商能与他们合作开展新的空间。

  成立于1987年的动物救助分会眼界并不只局限在国内。吴老师经常受邀参加国际上保护动物的会议,是NGO的正式代表。“自1980年以来,欧盟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先后进行了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而中国则没有,应该与国际全面接轨。有些人在不停地触犯法律,立法就迫切的需要尽快出台。”吴老师说。

  吴老师谈到救助分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时说,社会上许多打着公益旗号的救助组织,事实上在利用这些小猫小狗赚钱,她感觉很痛心,“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资金的帮助,接下来我们要举办一场“人兽共患——狂犬病防治高级论坛”,这个活动从2003年就开始准备,实在是太迫切了。而且基地的新址也是难题,我们刚刚得知原本选好的新址要建绿地了,眼下尽快找到新的基地是件大事。”
为流浪动物寻“家”(图)
吴天玉为保护动物呐喊

  作者:张蕾

  (来源:公益时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