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更要“思危”(长三角刊首语)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11:39 人民网-华东新闻 |
常言 长三角是否步入新的变局? 编完这一期“长三角专刊”,有一种感觉,如同本期楼市报道中的标题,“山雨欲来风满楼”,长三角似乎正在面临新一轮的挑战:中部崛起,会不会在长三角腹地形成咄咄逼人之势?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谈到区域发展时,意味深长地依着西、北、中、东的顺序,是否表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心的转移?长三角的先发优势是否会渐渐丧失?房贷新政连续出台,房地产降温已是众望所归,首当其冲的,就是楼市温度堪称全国最烫的长三角特别是上海;房地产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产业,对长三角的GDP跃升也贡献卓著,一旦降温会让长三角经济“感冒”吗? 与此同时,高歌猛进的“路桥运动”则昭示着长三角依然“蒸蒸日上”,其经济一体化工程正在以最直观的方式扎实推进。细读去年的经济成绩“报告单”,长三角也无愧“领头羊”身份,占了全国经济总量的15强。而在一项新增的统计项目即“单位面积产出”中,上海更是突破亿元,比上年大幅增加,意味着这位“龙头老大”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单元测验中成绩不俗。 但是,同样是这份成绩单,也有隐忧,单说长三角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虽然略低于去年的全国水平,但是却超出了国家对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掌控额度。也就是说,搁在去年是“良好”的成绩,倘拿到今年,就可能不到“及格”线。特别是正在跃跃欲试“再造新苏南”的苏中诸城市,如南通、扬州、镇江、泰州,这项增幅都超出30%,当然,这或许因为它们正处在沿江开发战略的前沿阵地。但是,在宏观调控持续深入、能源紧张特别是电荒加剧的今年,过度依赖投资来拉动增长这条老路,是否还能走得顺畅?相反,长三角第三产业比重却在引人注目地下滑,有的中心城市开始重弹“制造业基地”的老调,寄望于“工业兴市”了。然而,“转变增长方式”,是温总理对东部的厚望之一,长三角又该如何“转变”呢? 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长三角似乎正在经历“外冷”与“内热”的双重考验。已经驾轻就熟的发展模式,正在受到挑战和制约。尽管一切仍然按部就班甚至还在超常规地飞跃着,但是,“变数”已经醒目地出现,长三角是否真的做好应变准备了呢? 苏州市委书记王荣与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显然已有所准备,不然,他们不会不约而同地先后强调要“居安思危”。是的,不光是苏州和无锡需要“居安思危”,整个长三角地区亦如此。这样,当变局真的逼近城下时,才不会阵脚大乱。 上海市市长韩正最近提出,今年政府将不再规定引进外资的具体增长目标,而更加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和实际效果,并酝酿引进外资结构升级。尽管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在引资方面被苏州步步紧逼的上海,真的能舍得大胆放弃吗?其实,有舍,才能有取;只取不舍,只能是在过去的增长方式中越陷越深,无力超拔。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河东”的长三角,肯定不会满足于仅仅领先“30年”…… 《华东新闻》 (2005年03月30日 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