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景区门票暴涨 出游费“水涨般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11:50 贵州都市报

  旅游门票成热门话题

  现在有一种暴利事实上已经影响或侵害了众多消费者权益,但尚未引起有关部门的警觉,也未被认定为暴利,那就是旅游景点门票价格暴涨。自去年12月北京六大世界遗产景区率先涨价后,“多米诺骨牌效应”接踵而来,各地旅游景区涨价之风迅速蔓延,自4月1日起,张家界的门票将从110元涨至245元,井冈山门票从100元涨到156元,厦门鼓浪屿也将收取80元门票,日前黄山旅游涨价方案也已出台,计划旺季门票由130元调至200元。另外,九寨沟、峨眉山等景区也在酝酿着提高票价。这些自发的涨价行为之所以没沾上令人痛恨的“乱”字,也没被有关部门界定为暴利,乃是因为其做法比较“精明”、“巧妙”。一是他们善于表演“哭穷”,大倒“苦水”,嚷嚷着门票过低,管理成本增加,经营旅游“亏损”,营造了涨价有理的氛围。二是召开了只有当地人参加的所谓“听证会”,似乎程序合法,而涨价因素对当地人没有任何影响,全由外地人“消化吸收”。门票成倍地往上翻滚儿,众多游客面对高价门票望而却步,这是正常调价吗?难道不是暴利吗?旅游资源属于国家公共资源,地方只有管理的权力,尤其世界遗产景区的定价权理应归属国务院相关部委,地方未经国家批准擅自暴涨门票,难道不是乱涨价吗?事实上许多景区已经是在暴利经营,但没有哪一家承认自己是暴利,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界定旅游门票暴利?旅游门票成本究竟是多少?利润空间应该多大?景点门票该如何定价?这就需要进行科学、合理和实事求是地评估。但这种评估不能由地方进行,道理很简单,难于公正,需要由国家出面组织专家和游客代表共同完成。在此基础上进行价格听证,建立有效地防止旅游门票暴利的价格机制。旅游暴利与其他暴利商品有着相同的危害性,都构成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游览祖国壮丽河山是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公民权利。旅游固然有着商业属性,但旅游还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她承载着对广大公民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教育和熏陶的责任。旅游不能成为贵族消费而应该是大众消费,从国情出发,旅游门票不能定得过高,让大多数百姓承受不了。据了解,许多国家世界遗产实行免费定量参观,让国民共享世遗荣光。我们能否借鉴呢?景点门票狂涨正在构成对消费者一种新的暴利侵害,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游客怎么看

  李浩(银行职员):我刚从杭州旅游回来,杭州的许多景点是不需要门票的,但景点秩序、维护依然很好,而且景点内许多商店生意都很红火,我看门票不是景点惟一的生存方式。殷霞:景点门票涨价其实是一种“慢性自杀”。门票贵了,游客可以不去,中国那么大,去哪不是休息、旅游,实在不行出国玩玩,反正国外门票没涨。游客李先生:要涨价可以。但涨了价就应该真正启动有效的监督制度,比如设置公告栏,告诉大家门票收入都用到哪儿去了,有多少比例是投入到景区建设和发展中去了。游客黄女士:世界自然遗产应该得到保护,但更应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以合理的门票价格开放。许多普通老百姓收入并不丰足,部分低收入水平的游客可能会被挡在景区大门之外。

  旅行社如是说

  观点一:门票涨价必定制约当地旅游发展,因为景点门票上涨,短期内也许会有效益,可长远看来,门票上涨其根本是损害旅客利益,而作为中介商的旅行社只好向游客推荐一些门票各理的线路,这样一来,以往门庭若市的景区也许会落得个门可罗雀的下场。观点二:在全国各景区门票一片涨价声中,贵州的景区景点千万别跟风。因为长期以来,贵州的各条旅游线路地接价在全国来说都较高,如果景区门票再涨价,那地接价又会随之上涨。我们应该利用这一时机,将我们的各条旅游线路大力推广,使我省旅游更上一个台阶。2004年11月30日,北京为颐和园、故宫、八达岭长城、天坛、定陵、长陵6处世界文化遗产门票价格调整召开了听证会。从听证会后到现在,6大世遗景区的门票并没有变化。据悉目前6大景区正在等待国家审计署的审计,以决定门票是否涨价。2004年12月28日,湖南省张家界市物价局为武陵源景区门票提价举行了价格听证,武陵源门票价格由158元/人·两天,提高到248元/人·两天。2005年3月25日,安徽物价部门也将在黄山召开价格听证会。据称,黄山的门票将由现在的每张130元上涨到200元以上。 作者:晓娅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