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学生幸福指数值得效仿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13:42 信息时报 |
3月29日《信息时报》报道,学生幸福指数的调查、学生睡眠质量的调查、住宿生洗衣调查……这是华师附中高一级学生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调查,该负责人还表示,这些数学调查报告得出的许多关注生活、结合实际的结论,学校还将准备在校园网上公布,更好地改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后勤管理等工作。 用互动的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这种做法在基础教育中还鲜有所闻,教育在关注学业进步的同时,更关注人格成长,我觉得这种做法有推广价值。 通常而言,教育考评的传统方式就是让成绩和升学率说话,这种做法没有错,可是,所有的教育行为都围绕着功名利禄,精神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精神幸福成为奢侈品,就不是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了。据报道,上海最新调查显示,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而自杀未遂者则达到了1.71%。 发展成绩的同时,还应该兼顾到孩子的远景发展、精神发展和快乐程度。如果因为学习让学生成了书呆子,成绩好了,心态差了;能力强了,快乐少了,这样的教育不能说是健康和谐的教育。因此,就像华师附中的学生可以将快乐指数纳入课堂调查,将精神幸福指数作为学校改进教学质量、后勤管理的一个标准,让孩子们为教育行为打分,就能够有效调动老师们注重发展孩子精神成长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孩子的情商和非智力因素远远超过智商的重要性,智商得到了较好发展的同时情商也能得到较好发展,未来人才的终身教育才能形成和谐状态。 现在,未成年人与成人的冲突随着未成年人权利意识的增强而增加,但社会仍把关注点放在加强理解与交流这一层面上,没有把未成年人权利上升到人权高度,进而加强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将孩子的精神幸福指数作为教育内容,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角度上讲,也是法治精神的体现,是他们应该得到的法律尊严,能更好地落实依法执教。(来源:信息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