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原汕大党委书记黄赞发谈汕头精神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17:11 大华网 |
编前话:一个城市需要一种精神。在人多地少的汕头市,更需要培养一种为市民所认同的、有自己特点的,能创造活力的城市精神。这种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能振奋人心,激励斗志。近日,我市有关专家学者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各抒己见畅谈他们对汕头精神内涵的理解,本报今起推出“专家学者谈汕头精神”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踏进黄赞发的书房,一股书香气息扑面而来。一杯清茗迎客,这位64岁的省政协委员、原汕头大学党委书记依然那样思路敏捷,谈笑风生。提起“汕头精神”来,他更是自有一番感受在心头。 黄赞发认为,以前我们讨论过“汕头人精神”,现在市委提出要概括、提炼“汕头精神”,从立意上看这两者当然有共通之处,但也有区别,去掉一个“人”字更主要是从城市、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考虑,我看更干脆明了,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我是赞成提“汕头精神”的。 围绕“汕头精神”的相关问题,黄赞发着重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汕头是一个移民城市,市民基本来自潮汕各地,历史上潮汕就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虽然后来行政区划调整,一分为三,但是长期形成的文缘和亲缘是无法割断的。汕头是潮汕地区的中心城市,不能离开“大潮汕”的背景去孤立考虑问题,我认为要建设“汕头精神”也不能例外,提出的口号应是整个潮汕都可以用上的。事实上潮汕三市拆开后,有不少搞“联合动作”成功的实例,如潮汕星河奖基金会、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岭海诗社等的活动都开展得较好。精神属于文化的范畴,潮汕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在建设“汕头精神”时应该吸收和继承潮汕文化中好的精神因素,以前我们常说潮汕人刻苦耐劳、凝聚力强、有开拓精神,其实这些在很多地方的人身上都有,并不见得潮汕人最突出,我倒是觉得潮汕人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精细,在农业上体现为“种田如绣花”,手工业的抽纱、刺绣、陶瓷、金木雕等,还有潮菜、功夫茶等饮食文化,都体现出一种精细;二是精明,特别体现在精于经商,潮汕人有“东方犹太人”之称,海外华人首富李嘉诚、国内首富黄光裕都是潮汕人,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当然,文化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注意剔除消极、落后的因素。 黄赞发还忧心忡忡地谈到目前一些潮汕人已把老祖宗刻苦耐劳的传统丢尽了,整天无所事事,懒惰成性,苦点累点的工作都要依赖外来工,因此大力提倡拼搏、发奋、图强的精神,的确是题中应有之义。至于如何提炼“汕头精神”,他认为不宜面面俱到,字数也不能太多,以便群众易读易记。他建议“汕头精神”可归纳为“海纳百川,负重图强”,认为这适合潮汕包括汕头现阶段的实际。本报记者王开颖(来源:《特区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