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崛起的中南大学”之三:举国瞩目的“中南模式”(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18:39 红网
  来到位于长沙县星沙镇的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这里的情形让人耳目一新。

  公司董事长、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清华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他兴奋地告诉我们:依托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科智能机械研究所、凭借研究所技术性收入的50万元人民币,由科技人员主导创立的学科性公司制创新组织——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创立,2002年完成股份制改造),连续四年来实现产值年年翻番,2004年公司产值达3.4亿元人民币。

  目前,该公司为40余名博士、硕士提供创新平台,为社会创造近700人的就业岗位,四年来除国家减免税收优惠政策以外,累计上缴国家税金近5000万元人民币。

  “这就是中南大学智能机械研究所在编的12位科技人员,在承担学校正常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凭借‘学科性公司制’这一创新组织机制,主导创造的奇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教授作出这样的评价。

  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创新战略、学科性公司制创新平台、制度化产学合作创新网络,这些被教育部誉为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中南大学创新模式”。

  并校五年来,中南大学以“直接贡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直接解决国民经济重大技术问题、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坚持教育与科技的密切结合,不断开展科技创新,跨学科组织重大科技项目,成绩卓著:

  ——科技产出跃升全国高校前列。“国家科技三大奖”,获奖项目数连续五年确保全国高校前十名,2004年跃升到全国高校第一,其中,黄伯云院士主持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结束了我国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六年空缺的历史;“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五年来共获五项,入选项目数排名全国高校第三,占去全部奖项的10%。“国家发明专利”,申请量五年增长4倍。获得科技投入经费,连续五年来实现了一年1个亿的增长幅度。

  ——科研基础建设创佳绩,新添了国家级平台。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在全国生命科学领域的3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6个优秀之一;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在全国材料领域的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3个优秀之一;新添人类胚胎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科学基金立项跨越提升。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五年提升10个位次,由2000年全国高校的24位跃升到2004年的14位;国家973计划再添首席项目。继“九五”期间“提高铝材质量的基础研究”973首席项目立项后,“十五”又添“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973首席项目,使我校在该计划领域进入全国高校前列。

  ——科技贡献率大幅提升。国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立项进入全国高校前列。继“九五”主持总投资1.554亿元的国家发改委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C/C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研制”后,“十五”又添主持总投资1.8亿元的“低品位铜矿生物浸取—萃取—电积提铜工艺”和总投资1.5亿的“环保型、高性能汽车刹车片”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崛起的中南大学”之三:举国瞩目的“中南模式”(组图)
(学校的科研人员在做试验)

  中南大学科技工作为何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呢?校科技处负责人告诉我们答案:“学校科技工作有三大法宝,抓领衔人才,抓平台建设,抓成果转化。”。

  这位负责人表示,这里指的领衔人才,就是指在科技发展趋势上站得高、看得远,能提出重大项目;在组织科技活动上有能力、有团队,能承担重大项目的战略科学家。像黄伯云、钟掘、邱冠周、张新明、张阳德、刘少军等,学校为他们提供了施展能力的大舞台,他们也是学校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主要责任人和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的主要组织者。他们在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无不是经过“大项实战”和“小项原创”走出来的。

  第二个法宝是抓平台建设。大科学时代的特征使科技活动对条件平台的依赖越来越高,特别对于实验科学来讲,一般是没有一流的创新设施就不可能做出一流的科学成就:基于政府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建设创新平台。目前学校80%以上的重大项目均是依靠这些平台来立项和完成的。如该校“生物楼”基本上是依靠产学合作项目来建的,学校没有拿一分建设资金,本基地的建成,为后来“生物冶金”领域一项项重大项目的立项建立了基础。

  第三个法宝是抓成果转化。在“追求以效用为标准”时代,原创性科技成果的转化已成为现代科技评价的核心内容:借助国家示范工程,抓战略产业层面的成果转化。
“崛起的中南大学”之三:举国瞩目的“中南模式”(组图)
(黄伯云院士与课题组成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教授表示,“C/C航空刹车材料产业化示范工程”,不但取得了9项发明专利,而且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结束了我国国家发明一等奖项目连续六年空缺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和人才培养是科技工作的根本目标”这一要求,解决了国家战略产业层面的原始重大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南大学的社会显示度。如果不抓成果转化,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2000年,中南大学推出“两个70%”(将技术成果出资入股所获股份的70%分配给有关科技人员,将非政府计划项目结余经费出资入股所获股份的70%分配给有关科技人员)的政策,涌现了开展成果转化、投身创新创业的热潮,迄今已建立了50多家学科性公司的创新创业平台,通过学校近两个亿的技术类无形资产拉动了近8个亿的社会资本开展成果转化、投身创新创业。

  依托云南蒙自矿业公司建立“中南大学产业化基地”,博士研究生出任公司总经理,实现了学校地质、采矿、选矿、冶金、材料等学科的人才、技术捆绑式进入,短短三年来,使公司产值连年翻番。引起了云南省政府、红河州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视为“合作典范”。再一次证明了“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理念的巨大效应。(稿源:红网)(作者:刘怡斌)(编辑:张广蓉)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