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下岗”为啥与群众这么不一样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22:13 人民网 |
网友:枫叶飘扬 “领导干部也可以‘下岗’了”,无疑是近几天永康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其诱因是源于永康市日前出台的一份关于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的文件:对领导干部同一职位连续任期以及任职实行最高年龄都作出了刚性限制。 领导干部也“下岗”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有些地方为解决“官满为患”的问题,在内部执行这样的制度已经很多年了,不过只是少有公开的报道而已。这样的下岗应该是一件好事,但不容忽视的是为此而付出的代价。因为领导“下岗”和人们印象中群众的下岗完全是两回事。 首先,领导下岗,待遇并没下岗。报道中说选任制党政领导干部在新一届领导班子选举产生时,原领导班子成员所任领导职务自然解除;因到龄不再续任的,改任非领导职务,任副(科)局级领导职务满9年,可晋升为正局(科)级调研员,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如本人要求,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也就是说,对这些原领导的安置办法很简单,“不是升就是退”。如果不说那抬不上桌面的腐败问题,这些领导们退下来之后应该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可以“长”半级,也可以选择提前退休到外面去发挥余热。 其次,这种下岗不是减官,实际上等于是在加官。退下去的那些领导,相当一部分是不可能再从事什么具体工作的,只不过是财政花钱把他们供养起来而已。而原领导的级别待遇一点也没减少,又增加了新领导继续享受待遇,再加上提拔了新领导后,新领导的原岗位得继续招人,这就又增加了一笔财政开支。所以,让领导“到点”就“下岗”是即增加了官员的数量,也增加了财政的支出。 另外,这种下岗也是一种浪费。报道中说,凡男满52周岁、女满49周岁的,到龄不再续任。在我们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前提下,这个年龄的干部虽然不能说是“年富力强”了,但也没有多少理由说他们很老了吧?虽然说这比一些企业让45岁男职工,40岁女职工提前回家的做法已经是一大进步了,但让这些领导们回家的代价是企业职工回家能比得了的吗?相对于提前回家的企业职工来说,这些人的收入至少应该是“一个顶俩”吧? 虽然上面罗列了一系列的代价,但我还是很赞成领导“下岗”这一举措的,毕竟它有着相当大的积极意义。不过,尽管这一举措可能会起到冲击领导干部“职业”惰性的作用,但这和真正“能上能下”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如此后顾无忧的“下岗”到底能起到多少积极作用还值得在实践中检验。而什么时候才能让领导干部们来一个真正的“下岗”呢? 新闻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