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争鸣:理性看待“八成人对腐败沉默”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22:16 人民网

  网友:邵道生

  欣然先生在《一边痛恨腐败,一边同流合污》一文中引用了这样二个调查数据:前不久,黑龙江省某区搞过一个调查,“假如你发现有人在搞腐败,而他的行为又不会损害你的利益,你怎么做?”结果有超过八成的人选择了沉默。广州市也搞了一个类似的调查,在市民对政府最不满意的十件事情中,腐败排在了第一位;而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在最不能容忍朋友的十大缺点中,腐败却排在了最后一位。

  于是,欣然先生得出了“一边痛恨腐败,一边同流合污”这样的一个藐似正确实则荒唐的结论来。

  于是,欣然先生对“八成人的沉默”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鞭鞑,似乎这些人就是“腐败赖以生存的黑色社会基础”。

  怎么看?错,而且,这,真还不仅仅是一般的错。

  为什么说其错?就是因为欣然先生还不能理性地看待“八成人的沉默”。

  首先是怎么来看“八成人的沉默”。根据笔者对国民心态长期的研究,这“八成人的沉默”心态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沉默心态”,而是相当“复杂的沉默心态”,其中既有无奈,又有不满;既有对现实调侃式的宣泄,又有玩世不恭的反讥;既有对自己利益受损的愤怒,又有一种毫无可能得到实现的阿Q式的自嘲……总之,若是将“八成人的沉默”都归之为“奶奶的,我怎么就买不着官、搂不着钱呢”这样的心态,就全然是错的了,而欣然先生文章的观点却是浸润了这一危险的想法。

  其次是怎么看待河北的郭光允现象,怎样看待沈阳的老干部周伟现象。我想,若真是能理性看待的话,那么首先应该将板子拍到河北程维高、沈阳马向东的头上。他们的腐败势力太强大了,强大到了一般干部、一般百姓不敢说话、不敢反抗、不敢斗争的程度了。“不怕杀头、不怕坐牢、不怕开除党籍、不怕丢工作、不怕老婆离婚、不怕家破人亡”等等,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要求”。欣然先生完全可以平心而论,就你这样高水平的人,恐怕也是难以做到的啊!所以我是压根儿不同意将“八成人的沉默”看作是为腐败“添砖加瓦”。如果这样看,中国的反腐败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其三,广大的老百姓真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吗?我想,肯定不是这样的。就以与反腐败有着天然联系的人民群众信访工作来说,2003年的信访超过了1000万件,而且据国家信访局局长周占顺在接受《半月谈》采访时指出,自1993年群众来信来访总量开始回升以来,信访数量上升现象已持续10年。这一数字至少说明,群众中,尤其是当他们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时,是敢于起来“斗争”的。然而结果又是如何呢?据中国农民问题实证研究学者于建嵘大量研究表明:“我们调查发现,实际上通过上访解决的问题只有2‰。”请欣然先生注意“2‰”这个数据,我们政府有关部门的办事效率就是这么低下,能叫老百姓怎么办?“假如人人都敢于对身边的腐败行为说不,那我们的头上该有一片多么明朗的天空!”这原本不应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然而,在反腐败斗争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前,恐怕这也基本只能属于“乌托邦”了。

  218.80.11网友说得好:为什么现在有些群众对于反腐败的热情“减退”了?我认为原因有三:第一,群众个体反腐败的成本太大了,现实生活中有“好下场”的举报人不多,而逍遥法外的腐败者却不少;第二,群众个体反腐败的力量太薄弱了,群众个体反腐败要面对的对手往往都是掌握各种资源优势的“腐败利益集团”,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太悬殊了;第三,群众个体反腐败的“成功率”太低了,腐败者往往是处于“强势群体”之中,而反腐败的群众一般都是“弱势个体”。所以,反腐败成为“任重道远”的事情。

  我并不否认欣然先生指出的问题的存在,但是我反对欣然先生在分析反腐败形势时将板子拍到“八成人的沉默”头上去,更反对将这些人看成是腐败的“添砖加瓦者”和“腐败赖以生存的黑色社会基础”,因为这压根儿是一种“本末倒置”!

  相关文章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