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画上句号的郑州洛阳“龙头之争”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04:50 中国青年报 |
编者按 在中国的版图上,中部处在中心和枢纽位置,天然具有基础性地位。同时,中部6省又是我国人口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农业区,省情更具典型的中国特色。因此,中部一向被称为龙的脊梁。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明显地滞后于其他区域,主要指标普遍偏低,陷入了严重的“塌陷”困境。2004年以来,中部崛起的呼声日渐强烈,并逐渐得到社会共识。目前,中央部署紧锣密鼓,地方谋划热火朝天,可以预见:巨龙挺起脊梁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 抢先在边角,决胜在中盘。中部崛起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最新举措,棋子甫落,举国关注。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中原腹地酝酿着历史巨变。从今天起,本报连续一周刊发记者发自中部6省的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北京3月30日电 谁是“龙头老大” 曾是一个难以割舍的情结 在河南,洛阳人与郑州人互不服气,多少年来一直在争谁是“龙头老大”,在民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郑州是河南省省会,但洛阳人却凭自己在经济上一直是河南省的“首位城市”,工业发达,加上又有13朝古都的辉煌历史,俨然以河南的老大自居,有点瞧不起郑州人。 “那时候,郑州小伙子的最大梦想,就是找一个在洛阳的中国第一拖拉机厂的女工做媳妇。”几天前,河南省某省直机关的一位负责人还在这样追忆往事。 “1989年毕业分配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洛阳。那时,‘洛老大’在河南当之无愧,根本不觉得郑州比洛阳好。”洛阳市政府一位官员对自己当初的选择,现在仍不后悔。 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郑州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省会的优势得以体现,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进而超过洛阳成为河南省经济的“龙头老大”。郑州人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上的优势,不再忍受洛阳人对自己的轻慢了。 “洛阳‘牛’啥呀,看看2004年,郑州市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375亿元,而洛阳才904亿元,差距大着哪!” 郑州市的一位朱先生向记者列举了一大串数字:“公交月票郑州35元,洛阳要40元;公交储值卡,郑州每次刷0.8元,洛阳每次要刷0.9元;有线电视使用费,郑州每月13元,洛阳每月15元……真不知洛阳人还‘牛’什么?” 发生在民间的郑洛“龙头”之争,对两地政府官员难免会产生影响。 然而,社会的发展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2003年8月15日,河南省正式向社会公布了《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发展战略构想》。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的规划,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体系包括3个层次:第一层是郑州都市圈;第二层是以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为次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城市为节点,构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第三层为外围带和辐射区。 这一计划将洛阳市放在了次要地位,但对郑洛“龙头之争”而言,它又不是句号。 洛阳能承受吗?能心服口服吗?会不会以此为动力,盯住郑州不放,非要拼出个谁高谁低,进而蛮干快上?郑州会不会固步自封,或继续与洛阳争雄,进而偏离科学发展的轨道? 许多人都担心郑州、洛阳两市受民间情绪的驱使,盲目攀比,大搞重复建设,比拼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一位署名“兰荷”的网友在网上呼吁,郑洛应“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文章在郑州和洛阳的几个网站上广泛流传。 令人欣慰的是,事情正像这位网友希望的那样。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郑州和洛阳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制定自己的发展计划和目标,走出了一条在科学竞争中奋进,在奋进中科学竞争的发展道路。 当上“龙头老大” 郑州压力倍增拼命进取 郑州市和洛阳市的领导都对记者说,要发展,没有你追我赶的劲头不行,没有目标就会轻飘飘。因此,所谓郑洛之争,不是坏事,不该画上句号。但你追我赶,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否则,欲速则不达,路还会走偏。 对此,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也明确指出:中原城市群如何形成一个有整体经济效益、良性互动的经济带,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协调和统筹。要树立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理布局、生态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改善等重大问题,引导中原城市群迅速健康崛起。 郑州市政府一位官员手拿地图对记者说:“郑州地处中州腹地,所谓‘雄峙中枢,控御险要’,号称‘十省通衢’,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物资集散中心和全国商贸城市。河南在整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缺少一个拳头和龙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突出郑州市的地位和作用。打造‘郑州都市圈’是科学之举。郑州理应走在洛阳的前头,这是郑州的历史使命。” 郑州市市长王文超说,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龙头地位是明显的,在河南省的经济总量中,郑州所占比重最大。省委书记徐光春提出“中原崛起看郑州”,是对郑州的鞭策,郑州要把压力变动力。 他坦言,从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资料看,郑州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第28位(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列第12位),“对加快发展以郑州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来说,这个位次显然不相适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业经济总量不够大,增速不够快。” 为此,郑州市雄心勃勃地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计划: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建设以高附加值为特色的加工制造业与现代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制造业基地,以此成为中原崛起的龙头。 就在郑州大干快上时,从洛阳传来的信息,使郑州的干部们再添压力。2004年,洛阳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4亿元,财政收入91亿元。尽管与郑州的1375亿元相比,差距还较大,但郑州也是在2003年才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02亿元的。洛阳是一个曾被计划经济和传统大工业拖入困境的老工业城市,经过近几年卧薪尝胆,骤然缩短了与郑州的差距,让郑州有如芒刺在背。 “谁是真正的‘龙头老大’,最终是靠发展说话的呀!”郑州市一位官员意味深长地说。 河南省制定的《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这样描绘郑州的未来:2020年,“郑州都市圈”成为中原城市群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区、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科教文化中心。 据此,2004年底郑州市提出了“三个一千亿”的发展规划:到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工业投入累计完成1000亿元。 按照科学规划,郑州正在大干快上。郑州市的汽车、建材、纺织、小商品批发四类市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已初步形成规模。郑东新区的物流企业日渐增多,其“大交通大流通”的格局已经显现。“郑州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连续两年增长15%,说明中原崛起正在快速起步。2002年郑州市的财政收入是52亿元,而2004年已达到114.8亿元,第一次超过了武汉。”郑州市市长王文超很是自豪。 不盲目攀比 洛阳提出“工业强市” 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起,先后有13个朝代在洛阳建都。洛阳是中国城市中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历史上,洛阳6次进入世界最大城市之列,最兴盛时期,城市人口超过百万。 新中国成立后,洛阳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一五”计划期间,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中,有7个建在洛阳。一拖、洛铜、洛矿、洛轴等一批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大型企业迅速崛起。 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洛阳上缴给国家的利税总额,超过整个广东省,即使到了20世纪80年代,洛阳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把两任省会城市开封和郑州甩在身后。 国家还在洛阳建立了一批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洛阳高技术人才密集。“每百人中就有10名科技人员和一名工程师。当洛阳有5个院士时,郑州还一个都没有。就连洛阳的技术工人到广东打工,都可以拿和白领一样的工资,他们精湛的技术让人叹服。”时至今日,洛阳市一位人事干部还在感叹。 但谁也没有想到,长时间占据河南“龙头”位置的洛阳,却在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工业的滑坡而一落千丈,整个城市的支柱———传统工业在破产的边缘挣扎,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洛阳瞬间丧失了原有的地位。 多年来,“计划由国家下、材料由国家供、资金由国家拨、产品由国家收”的经济模式,使洛阳的企业变得异常脆弱,当改革将它们推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时,它们全都蒙了。 作为洛阳的“长子企业”,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就是一个例子。 1980年,一拖人度过了最辉煌的一年。当年生产、销售履带式拖拉机2.4万余台,产值突破4亿元大关,实现税利1.36亿元,创造了1959年投产后的历史最高纪录。偏偏就在这时,农村改革大潮到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下子把广袤的沃野裁成一块块“面条田”,使一拖生产的大型拖拉机失去了用武之地。1981年,厂里自己举办两次订货会,把宾馆包下,客户吃住全免,结果来的客户还没有厂里派去的服务员多。 曾经“肥得流油”的洛阳玻璃厂也难逃厄运。 洛拖、洛玻的困境,正是洛阳诸多国企的写照。在层层的包围圈中,他们被动地随行就市,在价格混战的漩涡里,难以抬头。 2003年前,列入洛阳市重点考核的25户工业企业中,有22户处于亏损状态,机械工业制造所显现出来的深层次矛盾,令人叹息。曾因拥有42万职工而自豪的洛阳,在数以万计的工人下岗中失去了活力。 郑州上去了,洛阳怎么办?看到郑州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始终受“龙头”情结困扰的人们,纷纷开始查找原因。有人提出,要走郑州的路,上新项目、盖新厂。因为论基础,洛阳不比郑州差。郑州能做到的,洛阳也能。“这个反思不是一天就能找到结果的,关键是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按科学规律办。我们不知做过多少摸索,难啊。”洛阳市副市长吴中阳说。 最后,洛阳市经过深入调研,提出洛阳的长处还是在工业上,洛阳的发展如果没有工业作基础,其他事业也很难发展。洛阳周边都是山区,土地贫瘠,让老百姓靠土地奔小康是不可能的。 在困境中,他们还清醒地认识到,洛阳市工业在河南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谁忽视了制造业谁就要被淘汰,美国、日本等国都曾因忽视制造业而出现产业空洞,造成经济下滑。它们最终都是靠振兴制造业走向了发达。 2001年,洛阳市委、市政府围绕洛阳优势,提出了“工业强市”、“旅游兴市”的战略目标,决心全力打造洛阳先进制造业、电力能源、铝工业、石化工业“四大产业基地”。“工业强市”的思路是进行工业改革:“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新产业”。“这个目标的确定,对洛阳工业的振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吴中阳坦言,选择这条路,对洛阳来说有巨大的风险:“经济的转变非常难,我们有42万产业大军,基本都集中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重大的动荡,可能改革没改好,经济还垮掉。” 走自己的路 洛阳在技改中再生 目标既定,一个个大手笔、大举措随之推出:2001年,洛阳市从16个重点工业企业中选出48个重点项目进行改造,列为振兴洛阳工业的“1648工程”,以此带动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在实施过程中,改造的项目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最后完成了110多项,‘1648工程’已经成为企业技术改造的一个代名词,它对老工业基地的腾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吴中阳说。 洛玻也在技改中重振威风。在经过挫折之后,洛玻发现,中国的超薄玻璃是一个空白。1995年以来,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超薄浮法玻璃达150万平方米,价值上亿美元。国内玻璃企业的产品都集中在4~8毫米之间,而超薄和超厚玻璃却无人涉足。洛玻很快确立了“一厚一薄”的产品发展战略,将产品的重点转移到技术含量高、利润相对丰厚的超薄玻璃和超厚玻璃上。洛玻成立了技术研究组,技术人员每年都要攻下数十项玻璃生产中的疑难顽症。2001年4月,25毫米超厚浮法玻璃成功产出;2004年8月,又成功地生产出0.7毫米超薄浮法玻璃,这两项都填补了国内空白。洛玻因此成为目前世界上惟一一家具备0.7~25毫米浮法玻璃生产能力的大型玻璃制造企业。 2004年,洛玻实现工业总产值11亿多元,比上年增长36.33%,其中高新技术产品销量占40%以上。 一拖、洛玻、中信等一大批国有企业的复苏,不仅巩固了洛阳工业基地的地位,更对洛阳的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洛阳市发改委的一位工作人员用“洛阳人是带着累累硕果跨入2005年大门的”这句话来表达喜悦。他说:“上一次GDP翻番,我们用了14年,而这次仅用了4年!” 按照中共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的预测,洛阳市200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1000亿~1100亿元。 计算下来,洛阳2004年的生产总值增速为28%,高于郑州的15.5%。 说到洛阳的发展奇迹,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说:“过去,我们总感觉比人家慢了,比人家落后了,跟沿海的差距不是缩小了,好像是又拉大了,所以各级领导都很着急。但现在看过去的4年,我们不后悔,我们的发展没有动摇过,我们的发展其实不慢。” 选择一条工业改造之路,远没有投资兴建新产业见效快,特别是在经济急速下滑的时候,对洛阳市的党政领导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是,情急之下,洛阳市坚定地从本地实际出发,走科学发展之路,不急功近利,不盲目攀比,为洛阳市的再生,为全市42万产业大军的福祉,开创了一条光明大道。 郑州洛阳同唱一曲 我们要的是老百姓的小康 无论是郑州还是洛阳,都曾面临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资源的两难选择。两个相互竞争的城市,最终都选择了断臂之痛,以保护环境、资源为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郑州市的一位领导在一次会议上曾表示:“我们要的不是什么明星城市,而是老百姓的小康,群众能够安居乐业。”郑州市委书记李克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问题是民生问题。在郑州市,凡是涉及人民群众重大利益政策的出台,都要举行听证会,广泛倾听市民的呼声;凡是涉及郑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都要举行论证会,让专家学者做主制定最佳方案。 而洛阳市一位领导对记者说,我们不羡慕别人,我们对洛阳的定位是:建成中西部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2004年7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公布全国10大污染城市时,也公布了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有较明显降低的城市,其中就有郑州。郑州市不但大气环境污染明显降低,水环境整治也取得较大进步。 但郑州人不会忘记:1991年8月15日,在国家环保部门公布的1990年32个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中,郑州市位列倒数第一。1992年,郑州市由倒数第一上升到第26位,标志着郑州市开始环境治理战役。2000年,郑州市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双达标”,摘掉了“全国10大污染城市之一”的“黑帽子”。 从国家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看,2003年郑州市二级以上天数占总天数的84.38%,其中一级天数为29天,二级天数为279天。 郑州市环保局一负责人说,郑州市环保局每年都要与各县区环保部门签订责任状,并按责任状给予处分或奖励。他说,已记不清关了多少家企业,处分过多少人了,“看到有些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很不错,上去贴封条,也不忍心啊,可是有什么办法?没有什么比群众的身心健康更重要啊!” 2004年,洛阳在第二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再引进污染和资源消耗型企业,只有科技含量高、污染少、依赖资源不多的企业才能在洛阳落户。与此同时,一大批在市内的企业开始迁往郊县。“搬迁过程是一个实施污染治理的过程。洛阳过去工业太集中,环保容量已非常有限。”吴中阳说。 一拖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准备上一个电、气、热三联产项目,该项目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可获得3000万元补助。但这个项目同时会产生400吨有害气体和灰尘,洛阳市断然停止了这一项目。 虽然如此,2004年7月13日,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全国空气污染最重的10个城市中,洛阳出人意料地位列其中。消息传来,整个洛阳市上下震惊,一直对环境质量感觉良好的洛阳人受到重创。 20天后,中共洛阳市委专门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到会的记者发现,环保局局长已经换人了。在这次会议上,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说:“恶劣的空气质量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背道而驰,必须痛下决心。”市长李贵基一针见血地指出,洛阳作为老工业基地刚刚解困,想让企业有个喘息的机会,过分重视经济发展,没有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同等看待,是导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会上,中共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用3年时间创建环境模范城市,并专门成立了“创模办”,市财政每年最少要拿出5000万元用于环境保护。 从2004年9月1日起,洛阳市相继组织实施了“飓风行动”、“二号风暴”、“三次战役”等大气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在治理过程中,环保部门对市区22家重点大气污染单位进行监督监测,对不达标的6家企业依法下达停产治理通知;督促洛阳热电厂、东城热电厂等5家市区大气污染物重点排放企业,上马脱硫除尘工程。 经过4个月的整治,2005年1月5日下午,洛阳市副市长陈海勤宣布:2004年洛阳全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156天,根据从国家环保总局得到的消息,洛阳市摘掉了“全国10大污染城市之一”的帽子。 郑州和洛阳在竞争中比翼齐飞 “中原崛起看郑州”,是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多次强调的观点。与此同时,在赴洛阳调研时,徐光春又强调说:“近年来洛阳的发展势头很好,洛阳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和工业基础,决定了它在中原城市群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洛阳市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在实现中原崛起中当好排头兵。”“郑州和洛阳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地带,要充分发挥其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强城市之间的协调,对全省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徐光春说。“郑州和洛阳,在发展中各有优劣,说到底谁都不能取代对方。”洛阳市政府的一位官员说:“现在毕竟是市场经济,练好内功才有竞争力,实力才能说明一切。” 近几年,郑州致力于发展郑东新区,洛阳则提出建设洛南新区;郑州搞旧城改造,洛阳市近两年在扒房修路上面也显得大刀阔斧;郑州构筑了荥阳、巩义、新密、登封等县域经济隆起带,洛阳则将偃师、新安、孟津、伊川作为该市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 河南省社科院一位专家指出,事实证明,郑洛之争是一件好事,说明河南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不止一个。他说:“最有意义的是,郑州和洛阳在这场竞争中,都不盲目,而是从本地实际出发,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之路。他们的竞争没有畸形,既为自己,又符合河南省的整体利益。” 郑州和洛阳在经济上的比翼齐飞,也使民间的郑洛之争发生了变化。网友“老玉米”认为:郑州是洛阳的带跑者,洛阳的奋起,又促使郑州不得不加快速度,把压力变成动力。这对郑州和洛阳来说,是件大好事。这种“龙头之争”,时间越长越好,内容越多越好。 网友“生为开封人”认为,在这场无声的竞争中,郑州和洛阳都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作者:记者 潘志贤 张文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