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春风拂面话马甲(茶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05:42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马承钧

  进入“阳春白日风花香”季节,街上穿马甲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为街市平添不少风情。

  马甲又名坎肩、半臂,俗称背心,我国汉代即有。清代和民国时期马甲大为盛行,成为男女老少的常用服饰。既分内穿和外穿两种,又分单的、夹的、棉的、绸的和皮的等等,四周和领襟还可饰以镶边。长袍马褂瓜皮帽成为当时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这马褂其实就是马甲矣。我们从当年的老照片、旧电影和丰子恺的民俗画中,每每能见到这些装饰。鲁迅先生也很喜欢穿马甲的,笔者珍藏一份上世纪三十年代旧画报,其中有几张迅翁居家生活照,均身着马甲。只有外出时,先生才会穿上长衫。

  马甲在西方也十分流行,且形式多样,还有翻领和立领的。据说17世纪西洋马甲甚至还有长袖的,后摆长至膝部,开衩,又名“燕尾马甲”。到18世纪九十年代,马甲更成为西方男子的主要服饰。这时其后摆开始变短,有的装有3层门襟。当时世界时装之都巴黎集中了许多时装设计师和裁缝师,并不断“开拓创新”,仅1821年间巴黎就掀起5次马甲新潮。那时还流行穿双马甲,即黑色丝绒马甲衬里,白色凸纹织物马甲套外,有钱人更用宝石做扣子。一时马甲和领带成为绅士阶层显示风度的标志。贵族们更是讲究,不同场合穿不同马甲,在家就餐、看书和外出赴宴、访客所穿的就截然不同。19世纪随着西装的风行,马甲又成为西装的必备品,选料和工艺也愈加精美,西装马甲成为上流社会的象征。

  马甲虽小,身价却不菲,中外历史上它都曾是官服或制服。如清朝有一种官服叫“十三太保”(因用13粒纽扣而得名),实际上就是满族的马甲。过去西方宫廷流行的燕尾马甲和士兵马甲也都是标准的官家礼服和军装,为了便于骑马、佩剑和作战,士兵马甲的后摆和两侧均开衩。近代以来马甲还成为某些行业特定的标志服或工作服。比如19世纪中叶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工作人员就身着红马甲,从此红马甲、黄马甲便成为期货和证券经纪人的标志。现代社会“标志性”马甲更是功能多多、随处可见,如交警、环卫、筑路、抢险等人员颜色各异的荧光马甲,飞行员、跳伞员的航空马甲,潜水员的水下马甲等。多口袋的马甲更深受摄影师、旅行家和文艺界人士的青睐。虽然西装配马甲的传统自20世纪中叶后已逐渐淡化,不少人西装里并不穿马甲了,但花花绿绿的马甲仍是男女老少喜欢的服饰,其面料、款式和用途也更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3月31日 第二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