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反思新“读书无用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09:34 今晚报

  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大量农村生源毕业后无业可就,家庭付出的巨额投资得不到合理补偿,新“读书无用论”正在西部地区滋生。这种认识不仅使一些大学生弃学,甚至已波及中小学教育,根据民盟青海省委的调查,近几年来,西部地区中小学校的辍学学生正在逐年上升。(3月14日《中国青年报》)

  毫无疑问,这种所谓的新“读书无用论”不是社会的普遍现象,而仅仅是一种局部的现象。毕竟“知识经济”已日益成为今天的主流,知识改变命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虽然人才市场对于学历的高消费不尽合理,也受到有识之士的批评,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知识的价值。

  既然如此,为什么新“读书无用论”会在西部地区滋生呢?很简单,一个字:穷。一个继承了大笔遗产的纨绔子弟,可能坐吃山空,穷困潦倒。但一个一无所有却有人力资本的人,终究能致富。多读书对孩子总没有坏处,这个道理农民不会不懂。可是,人得先吃饱饭才能谈营养结构。假如一个人现在连米饭还没得吃,你却给他谈人要补充维生素C、E,他能听得下去吗?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不能不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他们有限的钱不能不算一下孩子上学的经济账。

  看看现实生活中子女教育的投入费用吧。一位政协委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算了一笔账: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难怪有人惊呼:中国的学费已经可以和英国相提并论了。想想看,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哪给孩子挣这么多的钱?即使能贷到款,让孩子上得起大学,毕业之后保证能找到工作吗?找不到工作,这钱拿什么还?更何况,高校年年扩招,现在的大学已逐渐成为普及型教育,大学生遍地都是。对那些费尽心血让子女上完大学却又找不到工作的农民来说,读书不仅不能带来经济上直接的、明显的实惠,少数家庭甚至还会出现“读书致贫”、“读书返贫”的现象。一方面是巨额的教育费用,另一方面是严峻的就业问题。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投资回报不可能立竿见影。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农民如何耐心等上“百年”去“树人”呢?由此可见,新“读书无用论”的背后是农民的无可奈何。要消除这种无奈,有两种办法。一是政府出面协调,降低贫困家庭孩子的教育成本,使教育不再是他们无法承受之重;二是多研究“穷人经济学”,让农民富裕起来。

  写到这里,我想起在3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提到了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的穷人经济学,指出必须重视穷人,重视农民。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