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汕头精神】刘峰:特区“拓荒牛”印迹不可磨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11:58 大华网

  本报记者李凯

  20多年前,汕头经济特区的创业者在荒山沙丘里开掘一个理想,创造一个辉煌。如今,当这座得改革开放之先的城市,重新寻求塑造她的精神品格时,昔年“拓荒牛”的印迹依然不可磨灭。“现在讨论汕头精神正当其时,汕头精神应该包涵特区精神,也即是无私奉献,奋发图强,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昨天下午,在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原市政协主席、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主任刘峰同志接受记者采访。作为特区建设的历史见证人,他从独特的视角阐述了对汕头精神内涵的理解。

  一杯清茗迎客,刘峰同志侃侃而谈:“不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地区或城市都有其灵魂和精神支柱。从潮汕地区的历史与现实来看,也有其贯穿古今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现在来讨论汕头精神,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凝聚人心、民心、侨心,团结大家为实现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刘峰说,改革开放时,汕头有幸成为开放城市,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城市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认的是,前几年汕头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发展的步伐慢下来了。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发展,周边地区城市的竞争非常激烈,相形之下,汕头在某些方面已经显得落后。“现在讨论研究汕头精神,正当其时,讨论得好,抓住要害,可以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帮助我们凝心聚力,战胜困难,迎头赶上,推动汕头发展跃上新的台阶,跟上先进城市、地区的步伐。”

  历史不能忘记。24年前,第一批汕头特区人在龙湖荒山丘滚滚的黄沙中,住篷棚、喝井水,顶风沙、冒寒暑,奏响锄头与扁担的交响曲,从这里建起一个欣欣向荣的开放城市,打开了一个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作为当年创建特区的领军人物,刘峰认为,汕头精神应当贯穿古今,也就应该包涵特区精神,特区文化中所蕴含催人奋进的优秀元素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丝毫褪色,而且应在新时期中绽放光彩。他动情地说:“参加特区建设的人们,都有一种理想和情操,就是要为群众办实事,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作贡献;都有一股勇气和信心,勇于探索,奋发图强,开拓进取,敢为人先。这些素质和精神,都十分难能可贵。”

  敞开怀抱、兼容并蓄,是当年特区人的一种共识、一种境界。“什么是我们的优势?是中央的正确政策,各部委、省委的支持,还有我们血浓于水的广大海内外潮人侨胞同胞的力量。汕头特区的发展,离不开从全国各地前来的建设者,离不开千千万万情系桑梓、热心报效家乡的海内外潮人。”刘峰说,“应当容纳各方面的力量和人才,不管你来自何方,都一视同仁,只要对社会作出贡献,都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公认,以此凝聚人心,推动发展。”

  迎难而上,艰苦创业,特区人靠的是一种敢为人先、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什么是我们的劣势?汕头特区开创初期,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落后;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必须冲破旧的观念、体制的重重障碍……各种困难客观存在。但特区人自强不息,以汗水和智慧开拓进取,依靠创新优势来弥补劣势,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树立服务理念,提高办事效率,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让投资者感到来汕头投资安心放心,能挣得到钱,办事也非常方便。”

  谈到奋发图强,刘峰想起了潮汕人很熟悉的一句话:要拼才会赢。“我很喜欢这句话,它把潮汕人的精神特质概括得很好。以前,我们潮汕人飘洋过海出外创业,身上别无长物,一个竹篮装着衣衫和几块甜諽,肩上披一条水布,可以说是赤手空拳闯天下。但潮汕人很精明强干,从海外华人首富李嘉诚、国内首富黄光裕,到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商贾巨子、生意大王。这么多年来,走出去的潮汕人英才辈出,这其中就有着一种奋发图强、勇于拼搏的精神作为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刘峰表示,创办特区是汕头发展中遇到的难得机遇,也是一个肩负历史重任的建设实践过程,这一时期特区人所体现出来精神风貌的变化,所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所形成独特的特区文化,应当是汕头城市精神的重要来源。他希望,讨论汕头精神切莫流于“空谈”,要抓住要领,深入引导,踏踏实实解决问题。要把讨论和行动结合起来,联系汕头的实际,边讨论、边整改、边提高,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共创汕头更加美好的明天。(来源:《汕头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