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踏访甘肃古长城之六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14:33 兰州晨报 |
保护长城:口号下的沉重现状 甘肃境内的长城遗迹有5000多公里,如此大的范围给保护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该怎样保护这些遗迹并给世界留下这笔珍贵的文化财富,确是一个急需面对的问题。一位著名的长城研究专家痛心地说:“我们就是找不到和古代技术相匹配的方法。”美国世界文化遗址基金会主席鲍尼·波恩翰姆(音)则认为,保护长城最重要的就是保护长城原有的风貌,保护长城是文物保护领域最大的挑战。 甘肃境内的长城遗迹大多为黄土夯筑。专家指出,即使坚决制止了人为的破坏,这些长城在风雨中也会自然老化并最终坍塌,因而,对长城的保护要有所选择,可以划分重点保护区域,对坍塌的长城及时修复,给后人以“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感觉……专家:保护现状令人痛心 早在1952年,郭沫若就提出了维修长城的计划,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支持。 20多年前,邓小平又提出了“热爱祖国,重建长城”的口号,长城的保护工作才被真正重视起来。保护长城,是许多人的心愿,也是文物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夙愿。 2003年6月,记者曾在敦煌采访了全国长城学会会长罗哲文老先生,罗老对甘肃文物保护的肯定和评价至今言犹在耳。罗老说,甘肃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的地区,蕴藏的许多历史遗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就拿长城来说,秦、汉、明三代修筑长城,起点都在甘肃境内。甘肃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至今保存长城遗迹、遗物最多的省份之一。因此,甘肃的长城非常重要,在长城保护和研究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罗老说,1978年他跟随中央五部委考察团在甘肃境内考察时,发现不少地方出现过毁坏长城的事件,有些人将长城当猪圈、羊圈,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推倒长城种粮食的现象,很多长城遗址被破坏,令人痛心,他感叹“长城再也经受不起人为的破坏了”。 罗老说,随着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修建公路等工程的建设,途经长城遗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长城,要为长城让路。同时罗老指出,一定要正确处理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对文物的开发和利用要讲可持续发展,绝不能为了旅游收入而损坏文物。甘肃长城多,而且分散,用栅栏护起来的毕竟是少数,怎样保护其他的长城,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长城遭自然破坏是没有办法的事,但人为的破坏一定要坚决制止。要禁止在长城两侧盖房子,即使为了保护和开发旅游业而建的管理用房也要尽量远离长城,最大限度地保护长城沿线的历史风貌,要让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永远挺立不倒。学者:唤醒更多人保护意识 3月29日,长城保护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师大文学院教授李并成在病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李教授说,兰州晨报关注甘肃境内的长城,干了一件大好事。保护长城,人人有责。万里长城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它包括了各朝代建立的各种长城。甘肃境内的长城是一个世界级的品牌,而不是一个个土墩墩、一段段土墙,但现在长城沿线的政府部门、文物保护单位对这一点认识不够,没能充分张扬世界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他曾向有关部门提过建议,在玉门关的汉长城、山丹的明长城、通渭榜罗镇、华池的战国秦长城旁竖立“世界文化遗产”的牌子,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长城的价值和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从而自觉地加入保护长城的行列。 李教授说,要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保护长城的问题,除了严厉打击人为破坏、盗掘的行为外,还要制定相关的规定。在去年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他就长城的保护提出一个建议草案,并得到省文物保护单位的肯定,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一个详细的长城保护条例出台。李教授呼吁,长城沿线有不少古城遗址,对这些遗址的保护同样刻不容缓,那些和长城紧密相连的古城也和长城遥相呼应,是一道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风景线。 长城保护难题甚多嘉峪关市文化局副局长、嘉峪关关城文物管理所所长杜思平告诉记者,从总体来看,由于长城线太长给管理和保护带来诸多不便,加之人为和自然的破坏,目前对长城的保护已刻不容缓。嘉峪关及周边的明长城相对来说保护较好。 目前他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完善管理保护机构,保证充足的保护经费,强化民众保护长城的意识。同时,在日常的保护中,管理人员定期检测、观察、做好记录,加大巡逻力度,对老化坍塌的长城进行保护、修补。除此以外,他们正在抓紧起草《长城保护管理办法》草案。杜思平说,目前,国际上对加强长城保护的呼声愈来愈高,这是古长城的幸事,也是给他们的压力。长城保护,是一个永远的、沉重的话题。 长城保护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经费问题。嘉峪关附近的长城之所以能得到保护,缘于嘉峪关每年都有不少的门票收入,已形成“以城养城”的良性循环,这一优势,不是所有的长城遗迹都能拥有的。长城沿线还有比嘉峪关更为古老且有很高价值的遗迹,这些遗迹却“养在闺中无人识”,因缺少必要的宣传,尚没能开发和利用起来。 莫让历史审判我们嘉峪关市嘉峪关乡黄草营村农民杨永福曾投资80多万元修复了嘉峪关石关峡口左侧的一段明长城。杨永福修长城的目的当然不单纯是保护长城,但他投资修建的330米长城却令他血本无归,这个雄心勃勃的农民因修建长城负债累累,面对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杨永福欲哭无泪。 因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经济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选择,左右着我们的价值取向。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保护长城的工作无疑会有更多的困难。但不论怎样,面对这样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如果我们漠然以对,将愧对历史,愧对子孙。 目前,长城遭到破坏的现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长城已被纳入“2002年度100项世界文化遗址观察清单”的行列。美国世界文化遗址基金会主席鲍尼·波恩翰姆说:“我们很少将世界知名的古迹列入这一行列,因为这样的古迹很少需要帮助、很少需要我们的警告。” 本报记者阎世德(来源:兰州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