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本报今天起推出《清明心语》专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15:37 扬子晚报

  本报讯清明将至,祭扫将迎来高峰。本报今天起与南京山田乳业推出《清明心语》专栏,为广大读者缅怀先人、寄托思念之情提供一个文明祭扫花坛。

  古人将清明节称为“思亲节”、“民族扫墓节”。清明节能够历经岁月沧桑延续至今,它的生命力不在于扫墓的形式,而在于扫墓背后传递给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传统。清明节祭扫,既是表达后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思念之心、感激之情,更是对先人和亲朋好思想、好作风、好品质的传承。随着时代变迁,清明祭扫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近年来民间清明祭扫之风越来越盛,甚至一些封建习俗也改头换面沉渣泛起;另一方面,在看似热热闹闹的祭扫场面下,似乎“作秀”的成分多了些,发自内心的纪念之情打了折扣。因此,寻找一种适合现代人需要的文明祭扫方式,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不妨拿起你的笔,将你对亲人友人点点滴滴的怀念,化成最淳朴、最真诚的文字,让我们的百万读者和你一起分享对亲人友人的纪念之情。文字也许是最简单的祭扫方式,但只要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我们就会和你一起感动。读者朋友的来稿请控制在百字左右。本专栏邮箱:;电话及传真025-84528016。薛兵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