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荣获国家科技奖值得深思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15:41 中国新闻网 |
28日,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农民王衡申报的“地下工程水害防治新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他成为第一个获得国家科技大奖的农民。其发明已在国内1180项工程中得到应用,至少为国家节约资金11亿元。(3月30日《新京报》) 总共20项二等奖中,王衡创造了两个单项纪录:农民身份、小学文化,以及单干独挑,没有参与合作成员。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凭借自己的执著和吃苦耐劳,愣是在一无专业技术、二无实验仪器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多年的摸索、打拼,摘取了国家科技奖二等奖的一个桂冠,他为国家、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比准全国劳模姚明的贡献孰大孰小?假如不是王衡这次获奖,假如不是他是个农民,能声名大噪吗?正因为这样,小学文化农民获得国家科技奖才更值得深思。 深思之一:职业身份歧视等先入之见应该消除。农民搞科技发明,通常被视作不务正业。别的不说,近年来媒体披露的农民造飞机报道,冷嘲热讽的居多,支持者少。为什么?先入之见导致绝大多数人对文化知识不高的农民搞科研,持一种悲观论。悲观导致反对,不把农民排斥出科研领域,好像就玷污了这个领域似的。虽然像王衡这样的成功例子非常少见,但是,王衡的成功,证明职业身份歧视是科研的大敌。我们缺少的是科学的土壤,科学土壤不止分布在城市,不止存在于科研机构里,农村的这种土壤虽然迄今依然相当贫瘠,但并不一定意味着贫瘠的科学土壤中结不出国家科技奖这样的硕果。 深思之二:对惟职称、文凭是问的科研等级制度是一个讽刺。每年科研机构、高校、大型企业都在申报科研课题。申报的条件之一就是职称和文凭。让笔者感触最深的是,年初笔者为申报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因为不具有高级职称,必须找两个正高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害得我跑了省外两个城市,去拜访够推荐资格的专家。王衡在搞发明创造时,如果申报的是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个小学文化的农民,有资格染指吗?发明成功后,如果不是专家推荐,他可能参加国家科技奖的评选吗? 深思之三:科研经费能否从国家拨款变成国家贷款。王衡为从事发明创造,卖过家里仅有的5斤香油,饿着肚子夜以继日地工作。他克服了资金、技术的严重匮乏,最终用自己的成果为国家节约了11亿元的资金。然而,纵观时下国家资助的科研基金项目,一些人将国家拨发的经费当成了发财致富的捷径,先套取到经费再说。和王衡这个穷光蛋发明家相比,真个天壤之别。问题是,没有科研经费的人搞出了大发明,而相当一部分占有经费的人却建树不多。假如把科研经费的方式从拨款改成无息贷款,国家有限的科研经费说不定能创造出更多的直接经济效益。 王衡今天的成功,再次验证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的调动,不能仅仅靠优厚的物质待遇来刺激。 (稿源:红网;作者:刘海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