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公车私用”现象背后的“熟人社会”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21:46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3月31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近日播发了《“公车祭母”酿祸街谈巷议聚焦》一稿,引起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工人日报》31日刊发题为《关注“公车祭母”中的“熟人社会”》的署名评论,指出在“公车祭母”发生交通事故、造成2死3伤的事件背后,更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当地领导干部背后的“熟人网”和“熟人社会”,因为这可能会成为导致腐败滋生并向纵深发展的深层动因。 评论说,在这一事件中,“公车私用”成了众矢之的。但在“公车”事件之后,可怕的是这里的领导干部背后的“熟人社会”。费孝通先生将这种“熟人社会”总结为“差序格局”的模式,这种人际关系“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延续几千年的儒家伦理将这种“差序”理念深深植根到中国人的心理和处世观中,也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虽然今天整个社会的宗族势力已经瓦解,但乡土社会的差序理念却在以“己”为中心的小圈子内被普遍实践着。一种过渡性的人际关系模式——“熟人网”,就是转型期乡土社会的关系要素与市场经济的利益要素相碰撞的产物。上司为表孝心而“祭母”,下属“不约而同”地赶到,这种潜规则不仅仅是官场局内人士的心理默契,更重要的是它历史悠久,以至于人们在利益算计与索求时成了约定俗成的行为选择。“熟人社会”以及由此产生的潜规则将法律法规视同具文,这不但延缓了我国宪政的进程,也增加了改革与发展的阻力。评论说,有“公车祭母”,当然也少不了“公车贺婚”、“公车拜寿”、“公车送葬”等等现象。在这种种人情交易中,很容易隐藏着将非法的受贿、行贿合法化、人情化的倾向。为了寻找更安全的交易场合,更合理的交易借口,同时也为了寻找道德庇护,降低腐败行为的心理成本,消释公众舆论的敏感度和批判力,在“熟人网”的掩饰下,行贿者以做朋友、送人情掩盖其不当竞争、权钱交易的非法目的,而受贿者理所当然“盛情难却”。可想而知,既然可以搞个三周年“祭母”,那么,一周年“祭母”、两周年“祭母”,以及此后的“四周年”、“五周年”又怎么不可能发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