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伟杰:烛光里的“微笑”(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22:14 人民网 | ||||||
人民网记者 胡 谋 王 伟 虽然孩子们还不能真切地体会“生”与“死”的距离,但1月13日下午6点这个时刻,已深深印在他们心里。正是这一刻的“命悬一线”,他们中的四个人被靳伟杰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正是这一刻的“生死抉择”,他们挚爱的靳老师用自己柔弱的手臂为他们撑起了一片宁静的天空。 当失控的汽车冲向靳伟杰和4名学生时,她先后两次推开四名同学,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自己却被卷到车轮下。当日23时20分,29岁的年轻女教师靳伟杰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人们都说时间是治疗伤痛的良药,然而两个月过去了,靳伟杰的家人、学生、同事没有一刻能够忘记她。 周琳是靳老师救起的学生之一,他说自己后悔那天邀靳老师和同学到家里做客,更后悔自己在紧急关头站在原地发傻。周琳说,靳老师最喜欢穿着那件咖啡色的校服套装,配上白衬衫,红领带,显得特别精神。再难的数学题,经过她一启发,一引导,一讨论,一尝试,一训练,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方法,学会了解题。不仅同学们喜欢上她的课,连周琳的爸爸都说,听靳老师讲课,像看节目,精彩极了。每次考试,四年二班总是全年级的第一名。 翻开靳老师所批阅过的作业本,一个个端正的红钩,几乎长短都一样。每次作业改完之后,她总要写上“某某同学,你又进步了!”这样鼓励孩子的话。同事王开利说,下班后,我们常见她回到办公室,在工作日记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天班级里发生的事和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况。“学生也希望得到别人尊敬和理解。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不但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还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自主的发展……”是同事们整理靳伟杰的遗物时,在她的工作日记中发现的一句话。 靳伟杰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数学老师,还是学校里多才多艺的活跃分子。她有一双巧手,经她手作出的板报图文并茂,每期都被学校评为“示范板报”;她能歌善舞,学校的联欢活动中,总有她妙语连珠的主持、纯朴甜美的歌声、活泼轻盈的舞姿。 对孩子们她更像亲人和朋友。周琳的妈妈出差没人帮她梳头,靳伟杰就在办公室给孩子梳;章粤玲在洗手间扣不上皮带了,靳伟杰跑去帮孩子扣上;唐杰不遵守纪律,她鼓励孩子每天改一点;一位新生在集体宿舍睡不着觉,她坐在床沿,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头发,有节奏地拍着孩子,哄她入睡;为了帮同学们学好古诗词,她亲手抄写唐诗宋词,贴在班级板报上,同学们都抢着要。看到没得到的同学很失望,她连续加了三天班,抄写了几十份内容不同的古诗词,送给每个孩子作纪念…… 除了爱学生,靳伟杰还要求自己“创新”。她在工作日记中写道:“与学生交流要去威严改平等、去否定改肯定、去常规改创新、去责备改预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处处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 靳伟杰做到了她决心去做的。她在关键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却留下了悲痛欲绝的亲人。靳伟杰的父母生活在河南农村,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们的质朴让人动容。靳妈妈说:“女儿是老师,如果自己跑掉,孩子出事了,她怎么对得起四个孩子的爹娘?”靳爸爸还请求公安部门不要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我女儿是教师,对方也是一名教师。车祸不是他故意造成的。我女儿的学生在车祸中失去了一位老师,已经很不幸了。不能让他的学生也失去老师。” 靳伟杰四岁的女儿在河南老家生活,与妈妈已经分开快两年了,天天盼的是妈妈接她来深圳。就在出事前不久,靳伟杰还在电话里答应孩子回家过年,并接她来深圳上学,永远不再分开,但一向说话算数的她这回“失言”了。怕孩子受不了这样的打击,至今,靳伟杰的家人没有把噩耗告诉孩子,她们只能寄希望于孩子把妈妈“淡忘”。但孩子就象与妈妈有“心灵感应”,在家天天翻看妈妈的照片,抱着照片发呆。晚上睡觉时,她总要把妈妈的照片放在枕头边上,生怕别人抢走似的。“妈妈是不是快回来了?”一声声稚嫩的呼唤,总是问得爷爷奶奶泪如雨下。靳伟杰的哥哥说,他会将所有关于妹妹牺牲的报道都收集起来装订成册,等到外甥女长大成人以后,再拿出来给她看。让她知道,自己有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让她为妈妈感到骄傲和自豪! 靳伟杰,1975年7月出生于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1991年9月至1994年7月,在河南省漯河师范读书。1994年8月至1996年10月,在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大新街小学工作,任语文教师、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1996年10月至2003年7月调至河南省漯河市实验小学,任数学教师、班主任。199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专科,牺牲前是中山大学本科在读生。2003年8月受聘于深圳宝安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任数学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2005年1月13日,在车祸中为救自己的四名学生而牺牲,终年29岁。 (人民网深圳3月31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