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飞走的“孔雀”又回来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2日04:51 中国青年报

  本报南昌4月1日电(记者张文凌)仅仅4年时间,江西本土人才外流的趋势就得到遏制———2000年,江西人才是进一出七;到2004年,这个比例已经变为1∶1.08。

  “外省人称江西人为‘江西老表’。可前些年,随着江西经济逐渐落后于国内发达省份,‘老表’这个词开始隐含贬意。以至于有些江西人在外地,非迫不得已时不说自己是江西人。但这几年,我已经可以骄傲地对别人说‘我是江西老表’了。”南昌市民牛玉西说。曾经有位江西籍作家,回忆其“江西生活”时说,在江西,要像寡妇守节一样,守着这片土地:“这话中包含的酸涩和沉重,若不是江西人,是很难理解的。”

  前几年,江西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一批批地“孔雀东南飞”。人才严重流失,使江西出现三个不足:人才总量不足———每万人人均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国排名20位以后;高层次人才不足———各学科领域拔尖科研人员少;市场急需的人才不足———科技创新、产品营销人员少。这种人才匮乏的状况造成江西科技教育资源落后、争取国家资源落后和经济结构产业层次落后的局面。

  近几年,这种局面正在改变,江西人开始变得自信。这种自信,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江西人才流失的现象得到了遏制。

  2001年,南昌市高新开发区创办“中国江西留学人员创业园”时,只有9家企业入驻。但短短两年后,便有50多家高新企业在此落户,其中不少是江西籍人创办的企业。他们说:“回乡是因为江西经济发展迅速,创业机会多了。”

  南昌三和高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留日研究员姜立平,原是洪都集团科研所的一名工程师,后留学日本,归国后就去了上海。2001年,姜立平决定回到“老家”创业。他说:“最初由上海来到南昌,是被省领导的诚心感动了;后来决心留在南昌发展,是被这里的服务感动了。”

  专家指出,“江西老表”从来不缺乏“一飞冲天”的勇气和智慧。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是江西人在第一时间生产出了替代进口的产品。如今的江西“孔雀”之所以“飞去又飞回”,除政策引导外,更重要的是近年来江西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就业和创业的空间扩大,给人才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施展才华和创造财富的平台。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