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西藏著名音乐家边多的民族音乐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2日10:26 中国西藏新闻网

  数十年如一日,他在西藏民歌的海洋里驰骋遨游,将复杂的西藏民歌理出了一条繁荣之路。在他收集的数以千计的西藏民歌里,不见一首悲歌。一个没有悲歌的民族,不是无悲无苦,是不以为悲,不以为苦。他曾是贵族孩子的伴读,也曾是苦役,为了生活而赶着骡帮走南闯北;他是西藏和平解放之后的第一代藏族音乐家,民歌收集、整理是他毕生守护的事业。但他也精于管乐演奏,他为无数的藏戏谱曲;他对藏戏音乐的改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对西藏各种民俗音乐有着很深的了解和研究……他,就是西藏著名的民族音乐家边多。

  艰苦的求生历程

  1932年7月,边多出生于西藏日喀则一个贫苦的农奴家庭,从小就在当地头人家里做苦工。十几岁时,边多被选中为头人的少爷当陪读。在扎什伦布寺里,经师给少爷们讲授了藏文、算术等文化知识。陪读的岁月对于边多来说,可以说是一段充实的时光,边多接受到许多文化知识的熏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藏语文,这为他之后进一步接受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家庭和亲友的资助下,边多后来在日喀则系统地学习了藏语文,并有了学习民族民间器乐演奏技术的机会。

  由于接受了比较系统的教育,加上受喜爱歌舞的父母的熏陶,为边多日后走上民族音乐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小的时候,边多也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七岁那年的某一天,小边多拿起了六弦琴,有了与音乐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从此,音乐之梦便在边多的心里扎根,音乐,成了边多一生不弃的伴侣。

  然而,农奴的命运不由自主,边多很快就不得不中断了自己的学习,青少年时的边多被头人从寺院的学校中“支兵差”送到了藏兵营,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悲惨的三年藏兵生活”。边多的音乐之梦并没因自己饱尝的人生辛酸而破灭。血气方刚的边多找了个机会从藏兵营逃出,一个偶然的机会留住了本想逃往印度的边多。在亚东帕里镇短暂停留的一段时间里,有文化又会唱歌、跳舞、弹琴的边多得到了一位当地商人的赏识,请边多为他写状子打官司,最后官司赢了,边多便被留下在这位有钱人家里当了一名骡夫(即驮夫),赶着骡帮将印度的货物从帕里运往西藏各地。边多回忆说,那段岁月对自己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他借到西藏各地运货的机会了解到了西藏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宗教等,在无意、偶然中获得了宝贵的知识,虽然缺乏系统性,有些杂乱无章,但却是来自实实在在的生活,那是一种原汁原味的天然艺术。他也由此近距离接触到了大量的、已在西藏存续了多个世纪的各种民间民俗音乐,包括各种不同的民间乐器及其演奏方法、技巧,藏戏、民歌的唱法、唱腔等等。这是边多大量接触、认识、汲取西藏民歌歌舞营养的开始,几年下来,边多掌握了不少民族民间器乐的演奏技术,对本民族民俗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跨入神圣的艺术殿堂

  1955年,边多带着他的梦想参加了革命工作,留在了中共日喀则分工委宣传部主办的藏族干部学校当藏文教员。在此期间,他参加了日喀则爱国青年联合会。由于抑制不住的音乐激情,边多经常参加一些公共场合的鼓舞表演,他渐渐地在当地小有名气。不久他被调入班禅文工队(日喀则文工队前身),主要担任器乐演奏、吹笛子,同时学习一些简谱等基础音乐知识。边多的音乐生涯正式起步,酝酿了多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在文工队里,边多得到了很多人的指导,他的演奏技术进步很快。1958年,边多进入了西藏自治区歌舞团,他的管乐演奏也越来越出色。在全国第一届青年代表大会上,我国著名的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深情演唱了后来唱遍祖国大江南北的《北京的金山上》,当时在后台担任主要伴奏的就是边多。

  1961年,边多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系统地学习笛子演奏,同才旦卓玛一起成为了该学院的第一批藏族学生。在校期间,边多在老师——具有“中国神笛”之称的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的指导下不断完善了自己的笛子演奏技术。同时他还积极地利用学院丰富的教学资源,系统地学习了音乐理论等多方面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音乐知识,开阔了视野。由于成绩优异,边多在校期间还有幸参加了上海“音乐之春”及上海大学生音乐会等重要的艺术活动。

  阴差阳错,消失了一位演奏家,却诞生了一位民族音乐家。1964年,边多从学院毕业后回到西藏,但他并没有回到原来工作的自治区歌舞团,而是被调入了藏戏队(现自治区藏剧团的前身)担任乐队演奏员。当时的藏戏队并没有一支专业的、完整的乐队,原有的几个人员曾经尝试过藏戏音乐创作,但由于对藏戏缺乏了解而失败了,藏戏音乐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藏戏音乐创作的重担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边多肩上。据说,藏戏音乐的创作和流传都是由民间艺人口传心授,既无文字,又无乐谱记载,虽然藏戏作为全国戏曲艺术种类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但其面临的发展形势却不容乐观。当时歌舞团邀请边多回团继续他的笛子演奏事业,他思虑再三后拒绝了,毅然放弃了多年的笛子演奏专业,留在了藏戏队,任创研室副主任,从事藏戏音乐改革与创作工作。边多的选择,让我们现在的西藏文艺界少了一名出色的笛子演奏家,却催生出了一位集传统藏戏音乐整理、创作于大成的民族音乐家。

  既然选择了藏戏音乐之路,注定白手起家的边多就必须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投入其中,藏戏音乐改革和发展从此走上了一条繁华之路。20余部藏戏音乐创作,充分体现了边多的民族音乐之路。1974年,边多为现代戏《红灯记》设计音乐,大胆创新,改编成为受西藏观众喜欢的藏戏《红灯记》,被公认为藏戏改革过程中的大成者。藏戏《红灯记》诞生后,藏戏音乐创作从此走上一条全新之路。据边多老师介绍说,藏戏《红灯记》借鉴了我国其他民族艺术的长处,对唱腔结构、音乐形式等方面都做出了成功的嫁接和改造,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丰富了藏戏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人们在欣赏它时经历一种耳目一新的全新体验。该剧在北京演出后,受到了首都音乐界的高度评价。此后,边多相继为《英雄占堆》、《汤东杰布》、《文成公主》等藏戏谱曲。1980年,他为改编大型传统藏戏《朗萨雯波》谱曲,获国家民委颁发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作曲一等奖。1984年,边多又为改编后的大型传统藏戏《卓娃桑姆》谱曲,因此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少数民族戏曲录像观摩汇演“孔雀奖”。边多在为大量改编传统藏戏谱曲的同时,不仅为很多现代藏戏谱曲,更为其舞台表演设计动作及唱腔。其中现代藏戏《珍贵的项链》获自治区曲艺比赛一等奖,《阿妈加巴》获自治区文艺汇演作曲二等。

  2004年,由西藏自治区藏戏团改编的大型藏戏《卓瓦桑姆》在第七届中国文化节上获得四项大奖,边多为其改编了音乐,因此获得“文华音乐创作奖”。

  在作曲方面,边多在上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就已创作歌曲、器乐曲二百多首。其中,著名的表演唱《把拉萨建设得更美》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职工“建设者之歌”大赛二等奖,笛子独奏曲《夏尔巴舞曲》、《奔驰》和特胡独奏曲《古城新曲》及二胡独奏曲《迎春曲》等分别获自治区文艺调演一、二、三等奖。在1995年边多退休前后,由他创作的被称为“来自地球之巅的原初绝唱”的《西藏绝唱》(含55首西藏民歌经典)及《雪域之声》(含34首曲目)系列录音带相继出版发行,大受好评。

  孜孜追求的音乐之路

  边多认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藏戏要赢得更多的观众和走出高原,就必须改革,必须发展;要发展,就必须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中有益的、优秀的艺术元素,同时保留自己鲜明的个性。藏族民间音乐和民歌就能充分彰显出藏戏的本色和正宗。为此,在藏戏团工作的二十多年时间里,边多的脚步遍布了西藏的村村寨寨,仔细收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要让藏戏音乐创作保持浓郁的民族特色,但又必须增强藏戏对日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表现力度。

  1989年,边多调入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从事西藏艺术集成和西藏文化艺术理论研究工作。在进行曲艺创作之余,边多把时间更多地投在收集、整理和研究多姿多彩的西藏民间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器乐音乐的编撰工作。工作期间,边多多次深入基层,他的身影曾在西藏40多个县里出没,收集了丰富的西藏原始、本色的民间音乐及民歌,积累了大量的录音、录像、文字、图片等珍贵资料。在广泛的调研基础上,边多的《论西藏“堆谐”音乐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品种》,荣获中国首届长江歌会民歌研究论文评选优秀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相继写出《还我藏戏的本来面目》、《对西藏戏曲剧种音乐的探讨》、《论囊玛音乐的起源及特点》、《西藏传统文化艺术的思考》等论文十余篇,分别发表于《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研究》、《西藏艺术研究》、《雪域文化》、《西藏新剧作》等刊物。而随着《当代西藏乐史》、《中国戏曲志·西藏卷》、《西藏民族音乐史》(少数民族音乐史)(下集)等的出版发行,边多在音乐理论界的影响显著提高。

  在1995年退休之前,边多曾担任中国藏戏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和西藏音协副主席,《西藏艺术研究》汉文版和藏文版主编等职务。退休之后,边多没有放慢自己的创作及研究步伐,最近的8年里,边多先后发表了各种论文60多篇,其中很多文章受到了海内外相关专家的关注,如《综论藏传佛教嘎尔羌姆音乐》一文,是边多对西藏各地近千座寺院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就有关藏传佛教嘎尔羌姆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内容与形式,种类与特色等诸多方面,较为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2000年于台湾举行的“佛教东行2000年”音乐交流会上,边多是大陆地区的几名代表之一,他在会上的交流发言稿《藏传佛教嘎尔羌姆艺术的历史与发展》就出自于上文。

  《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在2003年12月出版,其中有关西藏部分的内容都由边多执笔。他的最新著作《西藏音乐史话》及《当代西藏乐论》修订版都将很快与读者见面。是什么力量让边多在七十多岁的高龄之际仍笔耕不辍、新作不断?边多自己是这么说的牶“是党和政府给了我一切,在新社会里我的梦想才变为了现实。在入党仪式上,我曾宣誓说‘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只要生命不息,我一定会战斗不止。”他说,包括藏戏音乐在内的西藏民间各种民俗音乐都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极为宝贵的财富。他有幸对其中的部分内容有着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很多民间音乐不断消失的今天,他希望能把他所知道的,尽可能多地以可以保存的形式留给社会,并希冀人们能给予这些无形的财富以更多的关注。

  “事业并非机遇,而是一种选择,一种努力,一种竞争,一种生命的战斗!一个人若不热烈、勇敢地追求成功,而能取得成功的,天下绝无此理!”在退休近十年之后,边多仍在自己的音乐道路上疾步前行。边多老师说,自己剩余的时间不多了,在有生之年,希望将自己收集、研究的艺术成果整理出来,留给世人,为我国的民间音乐艺术尽微薄之力。

  边多个人简历:

  边多,男,1932 年生,西藏日喀则人。1955 年参加工作,1961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1961年毕业回藏在西藏自治区藏剧团从事音乐创作和藏戏音乐改革工作。1989年调入西藏艺术研究所致力于西藏文化集成和西藏文化艺术的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藏戏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家学会理事、《中华戏曲》编委、西藏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等职。他是西藏音乐和格萨尔曲艺音乐改革的先锋,其学术理论著作颇丰,编辑出版了《中国戏曲志·西藏卷》(音乐)、《西藏民族音乐史》(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下集、《综论藏传佛教嘎尔羌姆音乐》、《门巴族音乐史》、《西藏绝唱》、《当代西藏乐史》等书籍。由于其突出的艺术贡献,他曾获得“珠峰文学奖”、“文化音乐创作奖”、“全国老有所为贡献奖”等多种奖项,他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作者:万靖林敏

  (来源:西藏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