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青春文学:口号下的中兴与末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3日00:31 红网

  我对“青春文学”接触甚少,知之当然也就多不到哪里去。但就凭这“甚少”的接触,凭借最起码的一点文学常识,以一个圈外人的角度作壁上观,从如林如帜不断翻新的口号中,也还是看出了点横竖不对劲的门道来。

  据说2004年是全国“青春文学年”,那热火劲,比费翔当年冬天里的那把火温度不会低,正所谓一夜盛开如玫瑰,刹那芳华,如日中天。但天下大势,往往难逃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宿命。“青春文学”在短短几年内半路出家,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融,其他“文学”皆望而披靡,大面积集体缩水,如此征兆,恍若春天里冒出了夏天的烈阳,总让人有点杞人之忧。这就好比阿Q当年闹革命,盘起辫子在假洋鬼子面前吆喝几声,就暴发户一样走到了中兴。这中兴之后,不断言其后是日暮穷途,估计也得朝着每况愈下的末路进军了。

  2005年才开个头,“青春文学”比肩接踵才闹过“残酷青春文学”、“疼痛文学”,大概放在被窝都还没捂热,城头又变幻了小孩旗。赶在愚人节的前一天,浙江文艺出版社和上海收获书社又推出管燕草的三部长篇小说,说是“高举‘后青春文学’旗帜”又要待命出征了。

  我乃浅近之人,同许多的在搞着“青春文学”的写手们一样不知道青春文学的内涵、外延,前因、后果,也不好意思装得像个什么什么专门家,对着这群看上去比自己要年轻那么一点的孩子们颐指气使。但稍在脑子里一闷,根据文学史的经验,现代派冒出来后又出了个后现代派,再又出了个后后现代派。现在看风头,除了模仿没别的本事的小鬼们倒还真有点让历史在今天重演的架势了——谁也保不准愚人节一过,是否又有人要弄出什么“后后青春文学”来了?但凡经验,凡事想不出新花样,多加定语总不至于错到哪里去的。青春文学站着不动,想必这“后……青春文学”可以中药铺一样加到比一篇文章还长。如此,青春文学还可闹出百十个新概念来,和性爱文学比肩攀附,一同招摇过市了。

  变着法子不断换新概念不失为一种寻求出路的思路。但问题还在于,在当今文坛对“青春文学”都没有一个概念的明确内涵规定时,又顺着青春文学的路子抛出新概念,只怕是以其昏昏,使人更昏昏不知所向了。譬如那位提出“青春疼痛文学”概念的始作俑者饶雪漫,当有记者采访问及何谓“青春疼痛文学”时,她竟然说,“因为我写了,替她们痛了,并释放了,就是这样。”“痛疼文学”可以这样定义?真是咄咄怪事。主义都没搞得清,却就扛枪起义了,实践看来比理论要快出好几百步了?

  还有那位号称纯净文学掌门人的出版人红狐狸先生,最近又极力推崇什么“纯净文学”,概念就吓人一跳。我还以为是拿27做概念的娃哈哈公司也开进文学的阵营里去了。有记者质疑,“纯净文学”是什么文学?是指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琼瑶式”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纯净?还是指童话世界式的没有吃喝拉撒式的纯净?问题一抛出,成了胡子工程,搭建纯净大厦的楼设计规划图连设计者事先都没得一份。

  就连作为80后青春写手的领头羊之一的郭敬明,一样也跃跃欲试地搀入了这股“造青春概念”的运动中去了。去年8月,他倡导什么“mook青春文学之风”由作家摇身一变成了主编。说是“以宽泛的文化、视觉为定位,张扬80后这代人的审美与文化观。”概念新潮又唬人,还真让人为之捏一把汗。

  事实上连以“生造概念口号”者的队伍里本身都意识到了他们自身是多么的心气浮躁。饶雪漫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过:“目前我国青春文学的风气很不好,充斥着叛逆和浮华之风,过度关注语言的华丽而忽视了小说的本质。”看来饶雪漫是目光炯炯,惜乎身陷庐山了。红狐狸先生自己不说,倒有人先帮他说了:“什么纯净?都是假纯情和真色情,弄得青春文学有点找不着北了。”惟有郭敬明,去年一部《梦里花落知多少》虽陷入抄袭纠纷,但百足之虫,虎倒余威在,至今凭着势头强劲的发行量仍在高奏凯歌。但这丝毫不能挽转以“青春文学”为源头不断翻新口号的新新人类文学正朝黔驴技穷的末路进军的颓势。青春文学是皮,围绕青春打圈的“口号文学”充其量也就是毛。青春文学自身到目前为止,从定义到文学主张到实践经验得失总结都没弄清。青春之皮尚且危乎殆哉,不能自救,口号之毛又将焉附?

  我不知道当初“青春文学”蓬勃兴起除了“青春”两字做新奇外,是否还与这变着法子不断冒出的新口号有关?但也正是这些还在不断变着花样去翻新的口号,让我似乎又看到了黔驴技穷的青春写手们慌了阵脚。这或许正是走向末路的征兆?

  这是有事实为据的。近日报道某出版社编辑就道出了她的担忧:“青春文学的出版已呈现出一定的混乱态势,大量的复制作品让读者良莠难分,长此以往,难保读者的口味不被败坏。事实上,青春文学作品中大量重复性的情节已经开始让人觉得厌倦了。”

  试想当初,青春文学挺进文坛,争得一席之地,靠的是发行量。据北京开卷图书研究所调查,2004年青春文学的市场表现达到了迄今为止的最高点:一是全年各月的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书基本由青春文学把持;二是年度文学榜榜首书也是青春文学前5名中有4个席位是青春文学。这些在文学图书总体销量中占到前所未有的10%。这也是让那些做了一辈子学问、著作等身,可读者还不及青春作者销量一个零头的作家、学者不得不承认青春文学存在、并颇感自身惭愧的一个原因。我只能揣想这些作家、学者这方面是不是太谦虚了点?真正拿一本销量1万册的学术著作或发行量也不算太大的贾平凹的《浮躁》和一本销量100万册的青春小说比价值,估计也是没得比,个中原因不言自明。抛弃了有效读者群去片面看发行量,又据此作为衡量青春文学价值的依据,实在是误导的前提。

  谁都无法否认,青春文学的读者也都正青春着,这青春的读者加在一起,也是个大得吓人的数目。16岁的少年为梦中一朵花的凋谢而伤感上好几天,这种伤感很容易引发共鸣,要是10年后的青年还沉浸在16岁的花季里,估计也就得去看医生了。我始终认为,青少年朋友们可做的事情多着,没必要附和着瞎掺合,把文坛误成娱乐圈,制造概念,搬弄是非,蜚短流长,将好端端的一个文坛弄得一垃圾厂。

  中国历史若按今天的眼光来分类,也不是没“青春文学”。(可见它早已是个过气的词。)试想唐代王杨卢骆,少年才气在他们面前大概也就止步。文学无分男女老幼尊卑贵贱,这是对的,青春少年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也是对的。可历史上“青春作家们”弄的,除了诗歌,也就是散文。小说离不开社会生活。人生历练和作品的厚度成正比,少年才气在这里最多就只能发挥想象,这在作品中很容易流入无血无肉的纯概念堆积。综观前期包括韩寒、郭敬明在内的青春写手,写的多是小说,现在回过来一看,他们都逃不出玩弄语言,堆砌辞藻这一毛病,更何况其后都是才力不逮者。小说是青春文学写手们集体陷入的最大的一个误区,可叹没人去想着矫正,反倒在一旁凑合着起哄。

  作家周国平先生在《青春不等于文学》一文中已说得够明白:“青春拥有许多权利,文学梦是其中之一。但是,我不得不说,青春与文学是两回事。文学对年龄中立,它不问是青春还是金秋,只问是不是文学。在文学的国度里,青春、美女、海归都没有特权,而人们常常在这一点上发生误会。……世上没有青春文学,只有文学。文学有自己的传统和尺度,二者皆由仍然活在传统中的大师构成。”

  张扬青春,期待文学,不反对“青春文学”,这是社会比较一致的立场。以口号来代替价值,以炒作来赢得市场,以声势来挽救颓势,这就是我十分反感的了。或许,“青春文学”在广袤的文学大地上仍有它生存的空间,但经过作者、出版商和编辑一番煞有介事却并没有多少含金量的炒作后,“青春文学”逐渐走向边缘,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试图以不断翻新的弥天噱头来弥补作品本身的空虚和贫乏,于事无补的同时,也只能将“青春文学”一步一步误导到日薄西山的末路上去了。(稿源:红网)(作者:徐志频)(编辑:杨国炜)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愚 人 节
整蛊先锋幽你一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