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洋一号“探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3日12:10 云南日报

  新华社记者 李斌

  104.5米长、排水量5600吨的白色“大洋一号”,静卧在青岛港的一个码头上。这艘已经服役十年的远洋科学考察船2日从青岛出发,执行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这是怎样的一艘船?船上又配备了怎样的科考“先进武器”?4月1日,记者登上了“大洋一号”。

  大洋考察的“旗舰”

  “这是我国大洋考察的‘旗舰’。”穿行在狭窄的走廊里,中国大洋协会周宁处长边走边说。

  “大洋一号”是我国迄今最现代化的一艘综合性海洋科学考察船,具备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物理海洋、海洋水声等多学科的研究工作条件,可以承担海底地形、重力和磁力、地质和构造、综合海洋环境、海洋工程以及深海技术装备等方面的调查和试验工作。

  “大洋一号”原名“地质学家彼得·安德罗波夫号”,曾是前苏联的一艘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考察船。1994年,为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调查的需要,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简称大洋协会)从俄罗斯远东海洋地质调查局购买并经初步改装后,命名为“大洋一号”。从1995年至今,“大洋一号”曾先后执行了我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7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是我国开展远洋科学调查的主力船舶。

  投入上亿元进行现代化改造

  正中墙上是3米多长、1米多高的“长城”图案挂毯,一侧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茶几上摆着地球仪,布艺沙发沿墙而立……“这是我们的‘贵宾室’。”进入位于顶层的会议室,曾全程参与“大洋一号”2001年现代化改装过程的周宁介绍说,这样的会议室在考察船中并不多见,它为会见外宾以及进行正式活动提供了条件。

  2001年,为了更好地完成我国大洋资源调查任务,“大洋一号”在上海进行了历时近一年的“精心打造”。2002年12月,“大洋一号”全面完成船舶以及调查设备的“现代化改装工程”。改装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加动力定位系统和关键调查设备,更新甲板收放设备,改善生活及安全设施,对实验室进行统一布局和建设,构建船舶现代化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通信、导航和驾驶能力。

  改装后的“大洋一号”已经成为一艘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能在未来10年至15年内满足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研究开发需求的、面向国内外开放的海洋调查与深海设备试验相结合的现代化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和能搭载100多人、排水量2万吨左右的极地破冰船“雪龙号”相比,“大洋一号”排水量要小得多,定员75人。经过2001年的改装,船上的“住房条件”有所改善,目前住舱54间,餐厅两个,“据说饭菜做得比‘雪龙号’的好。”

  “先进武器”有哪些

  “这是我们的‘主力炮’。”周宁指着位于“大洋一号”尾部的三辆万米绞车说,科考船上的主要设备都要通过万米绞车下水作业,这三台绞车就好像通向海底世界的“桥梁”。

  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多波束和浅剖实验室、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船上共有10多个实验室,分布在三、四层船舱。

  考察设备是自主研发和引进相结合。为完善和提高我国深海勘查特别是海底热液硫化物调查的技术手段和装备水平,“十五”期间,中国大洋协会自行研发并与国家“863”计划共同合作资助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技术装备开发项目,形成了部分装备如深拖声学系统、水下摄像系统、电视抓斗和各种专用取样器、传感器等,这些装备运用到了这次环球航次作业中。

  具体来说,我国自主研发的先进设备有:现代化船舶网络系统,6000米深拖光学系统,4000米测深侧扫声学深拖系统,3000米浅地层岩芯钻机,3000米电视抓斗,3000米海底摄像连续观测系统,船载深海嗜压微生物连续培养系统以及多种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取样设备如多管、箱式、拖网等。

  进口的先进仪器设备包括多波束测深系统、高精度双频条幅式测深系统、地层剖面系统、全海洋宽带非线性差频浅地层剖面系统、6000米(超长程)超短基线定位系统、光纤运动参考单元系统、6000米深拖声学系统、基于光缆的水下6000米测深、侧扫和多波束系统、6000米深海照,相机系统、6000米深海锚系、6000米声学释放系统等。

  新增的动力定位系统、网络系统以及先进的深海调查设备和系统化的实验室布局使“大洋一号”的调查能力大为增强,为顺利实施环球航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愚 人 节
整蛊先锋幽你一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