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数千群众泪别花淑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05:28 时代商报

  昨天上午,已故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的追悼会在回龙岗公墓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群众及文化名人向老艺术家的遗体进行了最后的告别,送别场面异常悲壮、震撼人心。清晨,本报记者随花老的家人到达回龙岗公墓时,1号公祭堂门前已经摆满了花圈,数千名前来送别的群众已经早早等在门外,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悲痛、凝重的气氛。人群中不时传来低声的抽泣和深沉的叹息,突然,一阵阵歌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仔细一听,正是花老生前的代表作《黛诺》选段,“人常说,景坡山上云雾深,云雾深处有苦情……”

  戏迷:高唱《黛诺》

  本报记者顺着歌声找到了数十名五六十岁的老戏迷,他们正眼含热泪,忘我地高声演唱着,歌声中充满了深切的怀念。旁边围了很多人,也都随着哼唱起来,唱着唱着,歌声渐渐哽咽,渐渐微弱,最后停住了,戏迷们因悲痛无法继续演唱,掩面而泣。60岁的于美荣哭着告诉记者,她是一名业余评剧爱好者,两年前参加电视台戏曲节目时,遇到了花淑兰,花老非常热情地指导她演唱了评剧选段《夜来香》,从此《夜来香》成了她的拿手好戏,她也经常自豪地与同伴讲述这段经历。得知花老去世的消息,她与其他戏迷自发地赶来送别花老,情不自禁地演唱起花老生前演唱过的名段,这也是他们能想到的纪念花淑兰最好的方式。

  朋友:痛心追忆

  在涌动的人群中,本报记者发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除了现已成为各地评剧名家的花淑兰生前的30多位徒弟外,记者还看到了著名相声演员金炳昶、王志涛,当代京剧名家迟小秋,以及曾多次扮演贺龙的著名特型演员高长利。采访中,记者为各界群众对花淑兰的一片深情而感动,王志涛痛心地告诉记者,他曾经与花老合作过河北梆子《大登殿》和评剧《白毛女》选段:“我们姐弟俩认识多年了,虽然我是说相声的,可是只要找到淑兰姐,她一定帮忙。这么伟大的艺术家,从来都是媒介需要她,她就一定出现。没能在淑兰姐生病的时候去探望她,是我最大的遗憾。”一位与花老情同姐妹的老朋友告诉记者:“生病也没有影响她对评剧的热爱,手术后她还是到处去演出,学生的演出也一定到场,我看到她多次为了演出,一把一把地吃去痛片。”也许悼词中的一段话是对花淑兰一生最好的注释:“花淑兰同志的一生,为评剧艺术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愧为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花淑兰同志的逝世是沈阳文化艺术界的重大损失,是中国评剧界的重大损失。”

  告别:泪洒衣襟

  9点整,公祭堂的大门打开了,前来送别的群众一一进入大厅。大厅内正回荡着花淑兰生前的代表作《茶瓶计》选段,一副情真意切的挽联,寄托了人们对花淑兰无尽的怀念和沉痛的哀悼———“创花派花开远播香飘九州放异彩育花种花映桃李德艺馨芳传后人”。灵堂内,花淑兰的遗像在对人们微笑,面容清瘦的花淑兰平躺在鲜花丛中,仿佛只是安详地睡去。大厅里的人越来越多,宽敞的大厅里一个挨一个地挤满了人。遗体告别仪式开始后,哀婉低回的哀乐敲打着每个人的心,人们一一向花老的遗体鞠躬,望着灵堂前花淑兰慈祥的面容,许多人禁不住泪洒衣襟,绕行一圈后,在花老亲人、徒弟悲痛的目光注视中走出灵堂。灵堂外,瞻仰过遗容的数百位群众仍不愿离去,守候在门口。9点半左右,群众瞻仰告别完成,花淑兰的亲属与徒弟最后一次列队告别,哭声响彻灵堂,大家哭喊着“老师”,可是花老再也听不见了。随后,工作人员努力推开人群,将灵柩推去火化,想到将永远见不到自己慈祥的老师,敬爱的母亲时,大家都痛苦地趴在花老的灵柩旁边,渴望在她上路前,看她最后一眼。直到结束时,记者也没有再看到一起来的花淑兰的老伴王景山,也许是他不想看到离别的场面,提前独自离开了。

  时代商报记者李苏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