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辽宁韭菜之乡”陷入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05:28 时代商报

  日销量1000多车的赵屯赶走市霸,仍有经营弊病辽宁韭菜之乡陷入困境

  辽宁省北宁市赵屯,被誉为辽宁韭菜之乡。十多年前,这里的优质黑韭菜就已远播到了黑龙江、吉林等地。近3年来,韭菜的种植面积发展到了近4000亩,几乎是过去七八年来的总和。但空前高涨的种植热情与一落再落的韭菜价格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去年到现在,韭菜已经由1元钱1斤降到了现在的三四角钱。

  由于缺乏精明的市场意识,加之一些欺行霸市的现象,种植户们可以承受的心理底线越发地脆弱了。

  2005年3月27日,象征着欺行霸市者势力的一个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在它开张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就被有关部门用铲车推平了。

  圈块地就叫批发市场

  “既然是个大型的批发市场,为什么一无摊位、二无管理者,甚至连围墙都没有,光靠‘圈地跑马’划出块地方,弄一批人来就叫‘市场’了?”赵屯镇营盘村书记陈家林和孟家村村长赵兴宝是较早就看出了问题。

  两名当地村干部所说的“圈地跑马”的地方在赵屯镇营盘村村口,是一块靠公路的面积约为二三十亩的空地,旁边是一望无际的韭菜大棚。可当地人告诉记者的是,“赵屯蔬菜批发市场”可大了,那二三十亩的空地只是其中一块较大的地方,附近只要是产韭菜的村屯都在“市场”之内,当地很多人都说不清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

  赵屯镇党委副书记崔令喜介绍了这个“批发市场”的来历,他说:“‘赵屯蔬菜批发市场’是经过了一年左右的筹备之后,于3月1日正式成立并运营的,北宁市某个人在交纳了第一批承包费后,取得了市场的承包经营权,按合同的规定,每年的承包费用22万元左右,承包期为5年,承包期间市场的管理、收费权限均归承包人。”

  “这也是为了进一步利用好镇上的韭菜资源,规范经营,没想到承包人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走了样,这一点镇里也是有管理上的责任的。”崔副书记没有回避“责任”。在北宁17个下属乡镇中,赵屯镇是一个不富裕的中下等小镇,镇里本想通过这个市场规范种植户们各自为战的零散经营状态。可是,市场在3月1日正式运行之后,镇里和市场里就再也没有到实地去查看过,也不知道“下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事实上,在3月26日前,种植户们不止一次找到了镇里。

  “市场”来了市霸也来了

  说到这个“市场”就自然提到一伙自称为“市场管理人员”的人。据被这伙人殴打过的孙庆国、柳来发(均为化名)等村民说,“市场”成立前种植户们还可以自由地同收韭菜的人做买卖,除了每年的农业税也没有人来收什么费用,可是这伙“市场管理人员”来了之后,种植户们只要是在“市场”上卖一斤韭菜就得给他们3分钱,而且没有任何收据。从东北各地来收韭菜的大货车也没能“幸免”。

  不久前,由于“市场”为了招徕更多韭菜买家,将价格压得很低,往前能卖到七八角甚至一元的韭菜,当时最高只让卖到两三角钱。于是,许多种植户们选择了出外自己去卖韭菜。可是,无论他们带着韭菜走到哪里,只要是被“这伙人”看见就会招来一阵拳脚。“这些人都是开车撵我们的,车门子上还有字儿,是什么‘市场稽查’,打完我们他们还把韭菜全都收走,还指着我们鼻子骂,‘以后别出来卖啦,再出来,让你死都不知道咋死的!’”

  就这样,在赵屯这样一个日产韭菜30万斤的“韭菜之乡”里,种植户们每天都得把韭菜全部送到这个“市场”,不仅价格不合算,而且还得给“这伙人”交钱。而为了抗争,有些种植户曾经一度不割、不卖韭菜了,直到韭菜全都烂在大棚里。

  到记者采访时,这个“市场”唯一一座“建筑”也是“市场管理人员”收费的地方—一一间有两个屋子的水泥房,已经于3月27日被北宁市的大铲车铲倒,有关的“市场管理人员”也正在缉拿之中,种植户们也恢复了以往的自由交易。

  种植膨胀带来利润损失

  如果说“外患”暂时远离了韭菜之乡的话,那么一直困扰着这里的“内忧”则一直压在众多种植户的心里。

  赵屯种韭菜出名是在十多年前。早在那时,这里的优质“黑韭菜”的美名就已经被来自东北各地的菜贩子远播到了黑龙江、吉林等地,最多时一天从这里满载而归的拉韭菜的大货车一天就有1000多辆。近3年来,韭菜的种植面积增加了1500多亩,发展到了现在的近4000亩,一下子增加了一半,几乎是过去七八年来的总和。

  村民李成富正在耕地里搭最后一个大棚,等这个大棚建成后,他家的20多亩地就全是韭菜大棚了。像他这样一直在赵屯不用任何审批和程序,就可以扣大棚的村民不占少数。

  韭菜只有从每年春节后到4月这两个月的生长、上市期,种植户们都在“抢”,利润空间不断下降,为了在低价位上尽可量地多赚,种植户们就又拼命地增加种植面积,造成了恶性循环。

  品牌优势正无形中流失

  跟赵屯镇不断增加的忙碌的韭菜种植户们相比,其他一些外乡人在赵屯人眼皮底下忙的事就更加耐人寻味。

  记者发现在数不清的往外地运韭菜的大货车中,为数不少的车上都喷有各式各样的“绿色蔬菜基地”字样,这些车上的人不像其他买主那样用当地人提供的包装纸箱,而是在买到韭菜之后,另雇当地的妇女往他们自带的包装纸箱里装韭菜。用当地人的话来讲,这些人是高级“倒爷儿”,他们先在其他地方注册一种韭菜品牌,然后再用来自赵屯的韭菜充抵,转手就可以卖出大价钱。

  赵屯镇政府也有一笔“损失账”。用那位崔副书记的话说,市场从前期筹建到后期征地前后共投进去了近20万元,现在市场停了,以后还不知道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发出去的征地款是要不回来了。

  十多年来,韭菜从少到多,赚的钱始终是地头和垄沟里的那些,而且连产品在自家门口被贴上了别人的标签都无动于衷。这也许才是“辽宁韭菜之乡”赶走霸市者后最该急迫解决的。

  时代商报记者于江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