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丁肇中的家国情怀(名人专访)(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05:5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何雁
丁肇中的家国情怀(名人专访)(图)
丁肇中近影

  初次见到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笔者便被他的个人魅力所吸引:这位现年69岁的物理学大师身材高大、目光炯炯,富有大丈夫气魄。与他交谈,让人感受到理性而不乏幽默。随着对他了解的逐渐加深,笔者不禁为他的爱国情怀及献身科学的精神所感动。

  每年都要回国访问、讲学

  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9年后,丁肇中至今仍奋战在国际高能物理实验第一线,领导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科学家、10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争分夺秒加紧阿尔法磁谱仪(AMS)的研制工作。

  AMS是一种宇宙粒子探测器,实验目的在于探测太空中反物质和暗物质的存在,从而验证宇宙大爆炸及粒子物理的相关理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中使用磁谱仪进行粒子物理研究。这一大胆设想,十多年前由丁肇中提出。1998年6月2日,AMS—01号搭载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升入太空,完成了10天运行。AMS—02号计划于2007年由美国航天飞机送入国际空间站,运行3至5年。

  丁肇中说,AMS-01号的研制过程中,中国科学家承担了核心部件———永磁体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正在研制中的AMS-02号,则将它的主体永磁铁更换为超导磁铁,中国科学家继续参与一部分工作。

  近年来,丁肇中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中国。在AMS—02项目中,除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是第一所加盟的中国院校,紧接着上海交通大学也加入进来,去年又新添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两所院校。确保探测器在太空中正常运行的热控制系统被丁肇中称为“非常重要的部分”,他将这一重任交与中山大学年轻的许宁生团队承担。丁肇中说:“我选择院校不一定看谁名气大,最重要的是看它对实验是否真有兴趣。”

  AMS项目投资高达8.47亿美元。丁肇中常自嘲:“我是花钱最多、经济效益最少的人。”但他又指出,这些基础研究工作是出于人类对自然界和宇宙的好奇心,首先并不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他认为,基础研究是新技术和工业发展的原动力,应该得到有力支持。

  丁肇中对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一直十分关心。从1975年开始,他每年都要回国访问、讲学,30年来从未间断。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二年,1977年夏天,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一起来华,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

  邓小平对丁肇中说,中国发展高能物理急需培养一批实验人才,希望派中国科学家参加丁肇中的实验组。丁肇中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双方最后商定中国每年派10人参加他在德国汉堡的马克·杰实验组,这也是中国首次与西方开展大型科学合作。在丁肇中的具体指导下,1988年10月,一座大型高能加速器———正负电子对撞机在北京西北郊建成。如今,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做物理实验的科技人员,大多数都在丁肇中领导的实验组工作和学习过。

  “让他(儿子)知道他的根在这儿”

  丁肇中1936年1月生于美国,3个月大时随父母回到中国,20岁只身赴美留学,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选定实验物理为主攻方向。他常说:“中国人的才能、智慧,不在任何国家的人之下。中国人要对自己的民族、国家充满信心。”

  丁肇中因发现构成物质的第四种基本粒子———J粒子,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仪式上,他用一口流利的汉语发表演讲,使华夏语言第一次在诺贝尔颁奖大厅响起。

  但这一愿望起初遭到美国官方反对,美国驻瑞典大使找到丁肇中说,你是美国出生的,不应用中文致辞,而且在场的大多数人听不懂。丁肇中回答:“你管不着这个,我愿意用什么语言就用什么语言。在场的听不懂没关系,这是全球广播,我希望占全球1/4的中国人听到。”

  “人们常说,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我是树高一丈,也要落叶归根啊!”1975年,丁肇中踏上阔别28年的故土。一位前去迎接的人打趣说:“您这是回到了娘家!”丁肇中纠正道:“我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他专程到幼年读书的重庆磁器口小学,用四川话和孩子们交谈,孩子们惊喜地瞪大了眼睛,嚷道:“呀,他会讲四川话!”

  2002年6月,在距第一次回归故里17年后,66岁的丁肇中又一次踏上了故乡山东日照的土地。海滨金色的沙滩上,他深情地抓起一把沙子,用手指来回揉搓着说:“这沙子比夏威夷的还要好……”最令丁肇中动情的莫过于参拜祖居、祭谒祖墓。在祖父坟前,丁肇中说:“真应该把儿子带回来,让他看看家乡,让他知道他的根在这儿。”

  “爱祖国,爱科学,双爱双荣”

  丁肇中出身于一个革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家庭,他的外祖父王以成早年追随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牺牲。母亲王隽英是丁肇中最爱戴的人,1960年病逝于美国,临终前留下遗言:“爱祖国,爱科学,双爱双荣”。

  丁肇中对科学的热爱近乎痴狂。他每天要埋头实验室十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接连三四天不睡觉。他说:“我完全靠工作来激发充沛的精力,工作就是我的兴趣,兴趣使我不会疲倦。”

  “丁教授坐飞机是‘买月票’。”丁肇中的合作者说。为了和散布在世界各地的AMS研究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丁肇中每月要在瑞士和美国之间往返飞行2至3次,中途还要飞往中国和其他地方。一般人乘飞机睡不好觉,丁肇中正相反,坐飞机是最好的休息,常常见他一下飞机,眼睛还挂着血丝就直奔实验室工作。

  “在科学领域,只有第一名,没有第二名。最重要的是不为名、不为利,坚持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丁肇中还强调:“为拿诺贝尔奖工作是非常危险的”,“从事科研要耐得住寂寞,更要有吃苦精神。”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4月04日 第二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