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改革创新确保司法公正高效 ——访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基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06:22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深圳最大的优势就是改革创新;深圳的根、深圳的魂,就是改革创新。”市委工作会议上传达出来的精神,在我市政法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4月1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基联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畅谈了我市法院系统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创新的原则、措施和目标。

  法院的出路和希望在改革

  记者:你曾提出,深圳法院的出路在改革,希望也在改革,这如何理解?

  邓基联:我讲这话,一是立足于过去,20多年来,深圳法院是靠吃“改革饭”发展起来的;二是着眼于现实。不改革,法院工作中面临的一些矛盾、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公正和高效的目标就无法实现。比如:1999年,全市法院一年受理的案件为4万件,去年达到11万件,增长了两倍,但法官的数量增长则远比不上案件数量增长。今后,案件还会继续大幅增加,但法官的人数却不可能无限地增长。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矛盾,案多人少,案件一拖,群众就会有意见,如何解决?这就靠我们推进司法改革,向改革要效率。过去几年,我们率先进行了案件的立案与审判相分离、对案件实行流程管理等改革,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今后还要继续努力。还有一点,作为特区的法院,我们有责任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加超前的眼光、更加博大的胸襟和更加宽广的气度,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不求轰轰烈烈口号重在实效

  记者:司法体制改革喊了很多年,理论学术界、司法实践领域的不少人也提了很多方案、建议,作为深圳中级法院的院长,你怎么看?

  邓基联:这次市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改革的半步策略,不求一下子迈大步,实现大跨越,而是要一步一步地改,积小胜为大胜。“半步策略”对深圳的司法体制改革有特别的针对性。

  众所周知,司法体制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地方法院,我们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具体到深圳,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深圳法院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要“坚持五条基本的原则,突出五个方面的重点,实现五大目标”。五条基本的原则,一是必须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二是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不动摇;三是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四是必须坚持立足国情和深圳的发展实际;五是必须坚持遵循司法工作规律,充分尊重司法工作的程序正当性、公正性、中立性和终局性的本质特征。

  另外,我们也不想泛泛地谈论司法改革,不追求轰轰烈烈的口号,而是要把它与深圳法院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把改革分成三个层面,即审判和执行方式方法的改革、法院管理制度的改革和法院体制改革。

  记者:也就是对司法体制改革进行细化、具体化,强调改革的可操作性、实效性?

  邓基联:是的。为此,我们将按照中央确定的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在已有的基础上,力争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快创新步伐,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要进行诉讼程序的改革,进一步完善科学的庭前程序,依法合理界定庭前程序与庭审程序的分工;探索建立民事普通程序案件实行简化审理的程序,并在民事简易程序的基础上,建立和规范更加简便的民事速裁制度;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调解工作,提高调解结案率,建立和完善以法院为主导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节约司法资源。比如:去年罗湖法院有一位法官,一年审了1000多宗案件,70%以上都以调解结案,效率高,当事人满意,之所以有这个效果,就是因为罗湖法院在推进“速裁法庭”、改革诉讼程序方面的改革搞得比较好。

  二是在审判组织形式改革方面,探索强化合议庭审判职能的有效方式,建立审判机构之间的业务协调机制,规范院长、庭长职责。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今年5月1日起,各区法院选任的人民陪审员全部正式上岗。进一步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科学配置审判委员会的职权,突出审判委员会的审判组织特征。

  三是在执行制度改革方面,要进一步落实审判和执行分离要求,强化执行权的制衡机制。积极探索执行工作的新机制和新方法,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与银行、工商登记、房地产管理和车管、边检等部门的工作联动,促使当事人自动履行生效裁判。

  四是要加快法官管理制度改革,抓住我市法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法院职业化改革综合试点单位这一契机,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进程,建立适合法官职业特点的选任制度、职业监督制度、职业保障制度和激励机制。

  五是要探索建立符合司法规律和我国国情的审判管理模式,完善统一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审判质量与效率的评估、评查体系,完善法官绩效考核标准和程序。

  增强司法民主化公开化职业化

  记者:你介绍的这五项改革,看上去“切口”都不是很大,而且专业性也比较强,但都比较实在。

  邓基联:法院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司法的公正和高效。具体来说,我们希望通过下一步的改革创新,实现五个方面的近期目标:

  首先是司法民主化。要通过法院的改革,加强社会与法院的互动,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司法、运用司法,增强司法的亲和力;同时也要让法院从社会获得支持和信任,满足公众的司法需求,从而把司法改革当作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认识司法规律的过程。

  其次是司法公开化。通过深入推进司法改革,进一步增强司法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实现法院与当事人信息交流的电子化,实现案件材料网上查阅、判决文书网上公布,将司法审判、司法事务处理建立在一个网络信息平台上,促进司法效率的提高。

  第三是司法廉洁化。通过司法改革,将法官和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变成可以操作、用以奖惩的行为准则,使之始终牢记宗旨,尊重自己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名节,重视自己的形象。

  第四是司法便利化。通过司法改革,使司法的原则、制度及程序的设计都以便利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归属,保障群众尽可能低投入、高效率地参与司法活动。

  第五是司法职业化。法官应当具备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和执业所需的经验及技能。通过司法改革,要加强法官的职业保障、凸显法官的职业地位、提升法官的司法水平,实现法院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者:本报记者苏荣才吴涛 编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