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赣州:和谐村落处处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06:39 中国青年报

  本报赣州4月3日电

  “我两个孩子都在广东打工,每月寄二三百元回来。加上我们自己的积蓄,建房的钱已不成问题。”在江西赣州大余县新城镇周屋村自家新盖的3层小楼前,农民李晓奇笑逐颜开地对记者说。眼前的周屋村,一幢幢风格迥异的小楼错落有致,家家有自来水、沼气池、冲水厕所;村里道路干净,还有小广场以及球场、阅览室等公共设施。

  这几年,随着税费改革、减免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的负担减轻了;同时,他们或外出打工,或参加城镇开发建设,收入也增加了。他们也都像李晓奇一样开始关心自身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据大余县的一次调查显示,全县5.6万农户中,有拆旧建新愿望的家庭达78%。此外,据赣州市有关部门统计,赣州全市农村每年新建、改建砖混结构住房就达5.17万栋。如今,农户新建的砖混结构住房已达38%以上。

  过去的赣州农村,村镇建设长期处于无管理状态,人畜混居、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污水横流的景象随处可见。不少农户有钱后,举家外迁,弃老宅而去;也有不少农户在路边或田间见缝插针,私搭乱建住宅;有的甚至堵塞村路,占用耕地。以瑞金市五阳镇五羊围村为例:五羊围村原来是个有600多户人家的老村,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全村有耕地3000多亩;如今,五羊围村的耕地已锐减至1000多亩———人均连1分地都不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赣州市约有“空心村”1万多个,大片的残垣断壁成了无法利用的“空场”。

  针对某些乡镇干部以及规划、土地部门默许农民乱搭乱建,建了就收钱的现象,中共赣州市委副书记王萍的话一针见血:“乱搭乱建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某些部门自身的利益,隐藏的是干部腐败。我们决不能容忍这种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存在。”

  王萍说,开展新农村建设,是赣州市破解“三农”难题、创新农村工作的有益探索。这项工作以村镇规划、“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2004年,赣州市所有的设计人员都投入到了村镇规划之中,所有规划将在3年内完成。

  新农村建设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村民自治”的方式进行,房屋拆旧建新完全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开展。

  新农村建设以保护耕地为第一原则。新村镇的规划,尽量安排在荒山荒坡,尽可能少占或不占耕地。确要占用耕地的,要采取“占一补一”的办法垦复耕地,对拆除的土坯房、破旧厕所和猪牛栏圈等地方,能复耕的尽量复耕;不能复耕的,集体统一收回,并按规划标准流转给需建房的农户。

  新农村建设遵循“先规划后建房,未规划不批建”的规定。各村镇要严格按农村农户宅基地面积标准,杜绝在规划建设中出现新的超大面积建房,不准“一户多宅”。凡要建房的,必须纳入规划区内,鼓励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凡到规划区内建新房的,必须拆除老宅基地上的旧房,其老宅基地由集体统一收回或流转;不愿拆除旧房的不批给新宅基地。

  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瑞祥说:“目前,赣南农村人均耕地只有0.65亩。新农村建设对于严格控制农村宅基地的过度膨胀,加大农村土地复耕起到了重要作用。把节约土地、保护耕地与满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用地问题统一了起来。”

  在新农村建设中,村理事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理事会的成员主要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模范“五老”组成。记者在大余县新城镇水南村采访时,正赶上村理事会的老人们在村中心广场种树。65岁的会长李孝钱说:“靠老人在村里的威望和凝聚力,解决了农民拆旧建新的很多思想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建房和发展新产业资金等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政府实施规划费减免政策。同时采用抵押贷款、小额贷款办法,帮助农民筹措资金。政府的资金主要投入到水、电、路、闭路电视、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建设,节约了农民的支出。

  新城镇茶园村的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没修路前,村里养的生猪很少有人去收购,只能以低于其他村0.2元的价格才能找到买主。如今通路后,价格可以和别人一样,按去年生猪出栏5000头算,今年每户将多收入200多元。新城镇周屋村的村民也告诉记者说,他们筹资建了一个压泵式自来水厂,每户只需交350元,比自己挖井1200多元少了800元。全村800多户农民就可减少支出64万元。

  新农村建设因此也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极大支持。安远县版石镇居委会的理发师唐福全为镇上的公路扩建捐了1100元。他说:“我舍得捐这么多钱,就是看到新农村建设是真正造福农民的。”

  赣州市大余县县委书记刘建平说:“新农村建设改变了干部和农民的关系。以前,我们总是伸手向农民要的多,给的少。很多农民一见干部就掉头。而现在,农民们不再‘躲’干部了。”刘建平认为,新农村建设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记者 张文凌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