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而不同”一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08:46 南方日报

  周末漫笔

  安立志

  不经意间,我发现了一种现象,一当中央的某一重要文件或重要提法问世,报刊上的解读文章就会连篇累牍。这种解读有时是必要的,比如,它可以扩大这一文件或提法的影响,帮助对这一文件或提法的理解,等等。然而,也有些署名文章实际上只是大段大段地抄袭重要文件或讲话的内容。这不,中央刚刚提出“和谐社会”的命题,报刊上的解读文章又已如潮涌,不过我在这里并不想区分此类解读文章的类型,只是如同他们一样,也进行一种解读。

  对于“和谐社会”这一命题,许多文章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解读的,印象较深的是《学习时报》刊登的《中国历史上的和谐论》,该文对于“和谐”的阐释从“和而不同”入手,给人以史料虽古但不乏新意的感觉。从目前我所看到的材料来看,“和而不同”一语,较早的记载见于《国语·郑语》。史伯与郑桓公谈及西周末年的政局时,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概念。春秋时齐国的晏婴与齐侯论及当时政事时,则取譬设喻,深入探讨了“和与同异”的道理(《左传·昭公二十年》)。这一思想后来被孔子所肯定,并在《论语·子路》中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著名论断。显而易见,在这些论断中,“和”是一个得到肯定和赞赏的范畴,而“同”则是一个遭到否定和贬抑的范畴。

  上述有关“和而不同”的三个出处,前两个是从领导者如何对待不同意见的角度提出的,而孔子则将“和而不同”还是“同而不和”作为划分君子还是小人的基本标准。他的意思是说,君子汲取别人的不同意见,以纠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不盲从,不苟同,所谓兼听则明,就可避免偏听偏信;而小人则只会随声附和,从不提出独立见解,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却往往将对方引入歧途。正如史伯所说,西周将亡,其原因即在于周幽王亲小人、远贤臣,“去和而取同”,以致于君臣上下,同声一气,表面上高度一致,实际上闭目塞听。而在晏婴看来,齐侯的侍臣梁丘据就是一个“同”的典型。“据亦同也,焉得为和?”这个梁丘据的“同”体现在哪里呢?“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即是说,这只是一个领导说东他绝对不说西的角色,而这种角色,正是孔夫子所称的“同而不和”的“小人”。

  谈论“和而不同”,的确不如谈论影星佚闻、球星趣事之“大众”,然而,它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却有着光耀千秋、穿透古今的历史价值。

  考察“和而不同”之嚆矢,它的倡行者为了使“受众”接受这一思想,都通过极其博学、极其浅显的阐述,完善和丰富着这一思想体系。史伯为了阐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指出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音乐,只有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只有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只有一种东西则无法比较(“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而晏婴以“和羹”、“琴瑟”为例,进一步阐明了和与同的差异,认为只有承认不同,才能“相成”“相济”,否则,“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钱钟书先生引证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都斯的话说,“无高下相反之音则乐不能和,故同必至不和而谐出于不一”。由此可见,无分中外,这些古代思想家竟然在此一问题上,认识相同,互为同调,并非偶然。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