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收集300万受害者资料,100多个电视屏幕播放证词以色列人不忘惨痛历史(附图片2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10:44 环球时报
  本报驻以色列特约记者 郭海

  3月27日,耶路撒冷以色列新的大屠杀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这个新馆造型奇特,设计精巧,寓意深刻。当天,记者便赶去一睹为快,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纪念馆几乎被埋在地里

  纪念馆全名叫亚德瓦谢姆大屠杀纪念馆。亚德瓦谢姆在希伯来语中意为“纪念与记忆”。这座纪念馆始建于1953年,位于耶路撒冷西面的赫哲山上。近年来,世界各地建造了越来越多的此类纪念馆,亚德瓦谢姆逐渐被人们忽视,于是,以色列人迫切要求改建旧馆。

  新馆由以色列裔美国建筑师摩西·萨夫迪设计,由以色列政府和海外犹太社团出资5600万美元、历时10年建成,占地4300平方米,面积是原馆的5倍多,分为9个大厅,通过展示犹太受害者和纳粹的照片、日记等物品,将犹太受害者的故事一个一个呈现在参观者的面前。

  为了能使参观者体会到大屠杀时的黑暗和无助,工程师们将这座整体呈三角形的建筑几乎全部建于地下。纪念馆的1/3穿过山体,悬在半空,地面上只露出一丝狭窄的强化玻璃尖顶,这也形成了纪念馆惟一的自然光源,从上而下“惨淡”地映射到馆内,营造出死亡集中营的阴暗和冰冷。

  参观纪念馆无需门票。参观者接受安全检查后鱼贯而入。纪念馆入口处的墙壁上播放着关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犹太人日常生活的录像,整个馆内大约有100个电视屏幕在播放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词以及大屠杀的简短纪录片和历史镜头。留有1943年华沙犹太区起义的弹孔的街灯,曾在毒气室使用的氰化氢气罐,大屠杀受害者的眼镜、鞋子、牙刷、日记和信函……纪念馆按时间顺序,采取个人故事与整体描述穿插的方式,用多媒体的手段展示了犹太人在欧洲集中营遭受的灭顶之灾。

  在各个展厅顶上,悬吊着无数扩音器,按每个展厅不同的主题播放背景声和音乐,参观者从始至终都笼罩在低回萦绕的声音中,被设计者从战争爆发前犹太人的欢愉引向死亡集中营内悲惨的恸哭……

  根据纪念馆的说明,展览中大约涉及90个人的亲身经历,从而让枯燥的数字具有了人性化的一面。纪念馆馆长沙里夫说,新馆最显著的特点是从犹太人自己的角度来控诉德国纳粹犯下的罪行,讲述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的故事。沙里夫说:“我们给这些受害者一个身份,我们给他们一个声音,我们给他们一张脸孔。”

  纪念馆最核心的部分是最后一个展厅———名厅。大厅中央悬空吊起一个巨大的类似灯罩的圆锥形建筑,“灯罩”内侧墙壁上整齐地镌刻着300万遭屠杀的犹太人的名字和部分人的照片。正对着“灯罩”的是地面上的一个大坑,坑底有一汪水。参观者俯身凭栏向下望去,黑乎乎的水面倒映着那些照片和名字,暗喻深渊埋藏着更多无名的死难者。

  值得一提的是,约300万大屠杀死难者的名录一本本摆放在名厅里贴壁而建的书柜中,还有许多位置空出来预留给随时补进的名录。据报道,以色列斥资800万美元将他们收集确认的300万死于纳粹屠杀的犹太人身份档案全部输入电脑数据库,不少以色列大学生义务参加每天14小时的工作。此项工程完工后,将供全世界查阅。以色列政府还设立专门部门向民间收集其他未知者的资料,继续这项未完成的使命。

  没有回忆就没有未来

  二战后,世界各地相继建起了大屠杀纪念馆,但大多数大屠杀纪念馆也征集遇难者的遗像、遗物,并将这些遗物堆积陈列于展厅,但效果一般。耶路撒冷的这个名厅创意别出心裁,警示效果十分震撼。记者发现一位犹太老人专注地望着名厅里那些照片一动不动,眼中泪光涟涟。“如果当时我的父母跑得再慢些,今天的我就只是这上面的一张照片而已。”老人沉痛地说。

  这位老人名叫图维亚,他的祖母和姐姐在德国的犹太集中营里被杀害了,当年1岁的他随着父母从德国一路狂奔至塔吉克斯塔与中国的交界处,逃脱希特勒政权的迫害。长大后,图维亚立志当一名历史老师,告诫后人不要忘记这段历史。“犹太人不会忘记大屠杀的惨痛历史,大屠杀纪念馆就是一把将全世界犹太人的心连在一起的钥匙!”图维亚评价这座纪念馆时说。纪念馆设计者萨夫迪曾说:“我要讲述受难者的个人故事,加强更多犹太人对大屠杀的认同感。通过大屠杀的具体事例,参观者会了解它的普遍含义。它是对人类基本价值观的攻击,而这种价值观是人类共存的基础,是不同社会和国家和睦相处的基础。”

  “看了纪念馆,有了些许认识,但还不够,我必须去同胞受难的波兰以及其他地方感受一下,刻骨铭记这场灾难。”一个打扮时髦、看上去只有十八九岁的年轻女孩在纪念馆的留言册上奋笔写着。记者身边不时走过几个犹太青年,还有扶老携幼的犹太家庭,他们脸上的虔诚和恭谨,言谈里的悲悯和诧异,眼神中的坚定和执着,都显示出犹太人对民族灾难历史渐远记忆反而愈深。

  回忆是容易淡忘的。以色列为什么要重建这个纪念馆?图维亚的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没有回忆的人,是没有未来的。”

  正视历史才能解决问题

  亚德瓦谢姆大屠杀纪念馆新馆正式落成,以色列媒体十分关注,并不惜笔墨凸现国际社会对此事的关注。波兰总统、瑞士联邦主席,比利时、丹麦、荷兰和瑞典首相,法国和罗马尼亚总理,德国外长及挪威和西班牙外交大臣等,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都出席了揭幕典礼。这份沉甸甸的外国贵客名单,令人印象深刻。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撰文指出,这表明二战结束60年后的今天,国际社会认同保持大屠杀记忆的重要性。纪念馆的存在,就是要防止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德国外长菲舍尔在耶路撒冷与以色列副总理佩雷斯会晤前对记者说:“德国是我的祖国,但我仍然认为,永远不忘记历史以及我的祖国在大屠杀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是历史和道义赋予我们的义务……大屠杀纪念馆子我参观过很多次,我们将为我国在道德上的历史责任负责,我们对于这些可怕的、违反人类罪行感到羞耻,所以对我来说,今天是一次非常特殊的参观。”

  以色列《国土报》刊登读者来信,呼吁总理沙龙和外长沙洛姆不只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造访德国,“要常去,向德国人,也向国际社会强调大屠杀的苦难……别人的道歉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漠视淡忘记忆……”

  德国战后不断向犹太人致歉,并多次表示德国已经从历史中总结和吸取了教训,得到国际社会的赞誉。以色列媒体不久前刊登专题文章赞扬以色列和德国的友好关系。对于德国和以色列来说,2005年是不寻常之年———既是两国建交40周年,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更好地认识历史,为发展开创了良好条件。近年来,德国和以色列的关系日臻佳境。德国总统克勒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上说:“奥斯维辛代表了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罪行,这也永远是德国应负的责任!”

  也许,当时作为德国盟国的日本更应该通过这样的纪念馆受到震撼。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人们也没有忘记日本当年对亚洲人民制造的灾难。还历史以真相,正确认识和勇于承担战争罪责,才能改善日本的自身形象,清除与亚洲国家发展关系的最大障碍。图片:

  1、展厅中播放犹太受害者生前照片。
收集300万受害者资料,100多个电视屏幕播放证词以色列人不忘惨痛历史(附图片2张)
2、新馆最重要的圆锥形的名厅

收集300万受害者资料,100多个电视屏幕播放证词以色列人不忘惨痛历史(附图片2张)
《环球时报》〔20050401 第14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