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油价传导机制是如何被扭曲的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13:03 中国新闻网 |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 油价传导机制的扭曲再次证明,面对市场上的多重变量,计划式的调控永远是滞后和捉襟见肘的。适时推出市场化的改革,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 “这油价一涨,每天就得多花6块钱,一个月算下来就是200块”。欣程鑫出租汽车公司的董师傅告诉本刊记者。上一次涨价,他每个月的成本增加了300块,后来公司给了100块钱的油补。这次听说是要各个公司内部消化,是否给油补暂时还没有消息。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生意最好的时候,一个月也就赚2000元,如果这次公司不给油补,每个月的收入就会下降十分之一。 作为国民经济的润滑剂,油的价格的起伏自然会牵动无数敏感的神经。自去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已四次上调成品油零售价格。 需求是真实的吗? 发改委在公布调价的时候都会称考虑国内需求状况。本刊接触的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所谓需求状况弹性太大,在目前的体系下无从判断真实的市场供需状况。石油在线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周成当指出,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并没有公布他们的商业库存的数量,而在美国,石油公司的商业库存都是定期公布的。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行业资深人士向本刊透露,在这次调价之前,两大集团曾采取控制销售措施,减少了向中间商的供应数量,而由于这个时间段是春耕时期,同时年后各种建设开工,正是需求高涨的时期,因此就出现供需不均衡的压力,而这种压力自然很快会传递到发改委那里。 3月8日,中石化下发了一份《关于做好当前经营工作有关要求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分公司:分清销售对象,低于到位价销售的要推至到位价,对社会单位严禁大单销售,防止囤积油;严格控制已售未提,对已售油品限期出库,防止社会单位套利而影响后期销售。 该人士认为,在这样的时候出台这样的措施,意味深长。而类似的控制措施一般都是两大集团联手,效果非常明显。 难以预测的调价 就这次调价而言,发改委在自己的网站上称,按照接轨机制,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涨,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出现倒挂,价格水平大幅度低于国际市场油价,为了保证供应,抑制不合理需求,所以上调油价。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这种国际高油价导致国内调高价格的说法表示理解。有论者指出,自去年以来,国际成品油市场有涨有跌,国际价格上涨时,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水涨船高,但去年11月后国际油价下降,国内成品油零售价仍然居高不下。 中国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在与国际接轨以及市场化口号下,为什么会出现传导扭曲的现象。 周成当告诉本刊记者,现有机制是这样运作的,一般由两大石油公司提出调价的申请,报送发改委有关部门,发改委综合考虑以后制定最终的调整价格。发改委作为一个宏观调控部门,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他认为,最近两年发改委的调价并没有完全依据它所公布的国际接轨价格机制。 中关村证券的石化行业分析师潘波对此深有同感。他认为前几年定价还相对有规律可循,但是这两年油价高涨,通胀压力比较大,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的制定就出现了较强的政策性。他和他的同事曾经根据发改委公布的调价方针做过一些油价的预测,但最终他们的预测往往落空。 如果谙熟政策性的影响,也倒是可以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期。在调价前,周成当预测这次调价柴油的价格将不会上调,原因是现在是春耕时期,柴油的消费大户在农村,而三农问题是一个热点。发改委在自己的网站也要求石油石化集团组织好春耕期间成品油特别是柴油的供应。 对于石油石化集团而言,柴油不调价,增加的成本只有自己去消化。分析人士据此认为,这样,在下一次调价的时候两大集团就有了更多的讨价还价的余地。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能源分析师侯继雄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该涨的时候不涨,该跌的时候自然也就不跌。去年11月后国际油价下降,去年12月以及今年1月,中石油、中石化两次调低成品油出厂价,但国内成品油零售价仍然居高不下,巨额利润落入谁家囊中不言自明。 定价机制改革呼之欲出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油价调节问题上,纵然发改委闪转腾挪,然而它所虑太多,掣肘也太多,终不能适应市场的即时变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在去年底发布的《2004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形势分析及四季度预测报告》中指出,国内现行成品油调价制度存在两大弊端,一是分次调价并未减少油价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冲击,二是目前国内油价调整存在1个月左右的滞后期,调整滞后不利于石油供应的稳定。 种种迹象表明,成品油定价机制向市场化方向大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史丹向本刊指出,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以市场定价来取代现在的政府指导定价。她在去年的时候提交了一份呼吁石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的内部报告,这份报告上报了国务院。 石油在线总裁周成当告诉记者,他所得到的消息是改革方案已经成文,由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牵头,发改委八个部门参加制定,在“两会”之后又做了一些调整。据本刊了解,正在研究的油价改革方案有三种:一是政府只管出厂价、到岸价,其余的批发价、调拨价、零售价完全放开;二是政府只管零售价,在国际国内批发价浮动幅度一定范围内零售价不变;三是政府对军用、民航、铁路等领域以及国家储备油价实行管理,其余一律放开。 有一种看法认为,目前油价太高,如改革将对市场冲击会比较大,所以目前推进改革不是一个太好的时机。 但更多业内人士指出,改革从来都是有代价的,油价高的时候会有冲击,油价低的时候也会有冲击,痛总是难免的,关键是决心。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刘小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