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的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14:56 人民网

  “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的问题 吴敬琏

  (一)

  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重申要“走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但是直到现在,对于什么是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干部和群众中的认识差异仍然很大,具体执行自然也就难免出现偏差。

  “新型”是相对于“旧型”而言的。所谓旧型的工业化道路,指的是先行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早期走过的道路。它的主要特点,是依靠大量投资实现增长。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路线,实际是旧型工业化道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变形。

  至于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则是指先行工业化国家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经济增长中走过的道路。现代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特点在于,经济增长主要地不是靠资本和其它资源的投入,而是靠人力资本(人的资本和能力)的积累和效率提高实现的。

  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提高有三个主要的源泉:

  第一,“基于科学的技术”的广泛运用。在这之前,技术进步主要靠基于经验的小改小革。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科学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制度化,大大激发了高素质人才的创造热情和企业在生产中运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于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产品源源不断地产生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使技术进步加速进行。

  第二,服务业超越工业的迅猛发展。20世纪初期以来英国和美国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不是像工业化中期有些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样,是工业和其中的重工业,而是服务业,特别是其中从事工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成本、尤其是其中的交易成本的降低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时工业已经和服务业融为一体,因此后期工业化又被称为“服务业—工业化”。

  第三,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各行业的运用,使经济的整体效率得到提高。而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后进国家当然也在工业化过程中择机运用这一技术来提高效率,“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二)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后沿袭苏联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不惜付出沉重的资源代价发展重工业,以便尽快在产值上赶上和超过西方国家。这种高投入、低效率的增长模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后果。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了提高经济效益、转变增长方式的必要性。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方面的收效并不明显。除了认识偏差外,起了重要阻碍作用的,是许多与传统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相配套的制度与政策遗产还严重存在。比如,各级政府和政府官员仍然拥有许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称的资源配置权力;总产值仍然在干部考核、经济发展水平排名、社会各界对政府官员政绩评定时起主导作用;以生产型增值税为主要税种的财政制度,还在激励着各级政府官员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价高利大的重化工业上;此外,计划经济体制下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相配套的土地、资本、劳动力、外汇等生产要素的低价政策和无偿划拨制度造成了成本扭曲和社会稀缺资源的滥用等等。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一遇到适当的时机,就容易引起工业化道路的偏离。

  我国“十五计划”提出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眼,这种提法无疑是正确的。问题是经济结构到底是由市场通过价格机制、还是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来进行调整,以及向何处调整。在上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下,许多政府官员把产业结构优化理解为发展产值大、收入多的重化工业,于是运用自己配置资源的权力,不顾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片面推行产业结构的“重型化”,而在知识积累、效率提高、技术创新和提高附加价值上却缺乏动力和放松了努力。目前这种依靠高投入、高耗能、高资本积累所带动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已经给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效应,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采取这样的增长模式,产值上去了,人民却没有得到多少实惠。就像在经济委员会的讨论中有的委员所说,我们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承受着环境污染,背负着“倾销”的恶名,利润的大头却不在我们手里。与此同时,一些原本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服务业方面很有优势的省(市),却要向“重型化”转型。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区却把大量耗水的冶金和化学工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片面追求重型化和高产值的结果是,我国一些地区和行业出现了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急剧恶化、就业矛盾尖锐的状况,蕴含着极大的风险。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不下决心扭转这种过度消耗资源、过度污染环境、经济粗放增长的局面,我们将“无法向人民交代,也无法向历史、向子孙后代交代”。

  (三)

  正如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我们“必须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中国在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率方面大有潜力,只要方针明确、方法得当,我们完全可以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认为,目前特别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认真的努力:

  第一,切实转变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形成的思维定势,认真树立科学发展观,把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第二,大力促进科学繁荣和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是要实现能够激励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政策的制度化。同时,要厉行教育改革和推动教育发展,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

  第三,大力发展服务业,力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生产最大的价值。工业企业要从简单加工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政府也应当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营运环境。

  第四,要扭转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重“硬件”、轻“软件”,重生产、轻服务的偏向,加强信息产业的服务功能,推动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

  第五,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消除价格扭曲,弱化政府配置资源的权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界别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经济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主题词: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模式 发布时间:2005年04月04日14:59 (责任编辑:赵颖)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