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丁俊晖:倾家荡产成冠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05:52 时代商报

  中国第一个斯诺克世界冠军的成长经历丁俊晖:倾家荡产成冠军阅读提示

  为了培养丁俊晖,父母花在他身上的直接成本至少有五六十万元。

  丁俊晖很有台球天赋,8岁那年便“打”败全城无敌手,赢得“台球神童”美誉。

  初一没念完,丁俊晖就终止了学业,专事练球。

  搬家卖房子,自信的父亲把“钱途”押在儿子身上。

  4月3日,在斯诺克中国赛决赛中,中国神奇小子丁俊晖战胜前世界头号选手亨得利,夺得自己首个世界台联职业排名赛冠军。

  丁俊晖夺得的这个世界冠军,在中国体坛绝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丁俊晖今天所取得的成绩,完全是由自己的父母用血汗钱培养出来的,而刘翔、姚明等却是国家依靠强大的财力培养出来的。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条千古不变的准则:投入就要回报。既然没花国家一分钱物,丁俊晖现在所赚的钱就不必像刘翔、姚明等人那样上交给国家,而是交到父亲的手里。

  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钧为了让儿子出人头地,不惜将全部家底都投入到儿子身上。据说,光花在儿子身上的直接成本至少有五六十万,这里面主要是丁俊晖到外面看比赛的费用,全家人的生活费用以及请教练的费用。但丁文钧还有许多间接花销肯定是无法统计的。虽然少年成名的丁俊晖已经为家里赚来了许多钱,可在父亲看来,他的成本还远远没有收回。不过,收回成本,这对“天才神童”丁俊晖来说,只不过是时间而已。

  其实,丁文钧并未把收回成本当回事,除了对儿子的“钱途”充满信心外,更主要是他觉得那个目标太低。按照丁文钧的想法,儿子在短期内就可以成为中国体育界的第二个姚明,成为自己的赚钱机器。

  见钱眼开”

  ———丁父让儿子放弃学业专攻台球

  1987年4月1日,丁俊晖出生在江苏宜兴的一个个体户家庭,父母经营副食品生意。丁俊晖4岁那年迷上了当时风靡全国的电子游戏“魂斗罗”,并能打到通关,在当地成为一奇。更让人惊奇的事在丁俊晖三年级的暑假发生了,一个过路的台球高手和丁俊晖父亲丁文钧展开了决斗,在形势很微妙的情况下,丁文钧决定上厕所稳定一下情绪。有好事的围观者就怂恿丁俊晖“替父从军”。让人目瞪口呆的是,丁俊晖将一个高难度的球送进底洞后一口气收拾了残局。据说那个过路高手是宜兴市最好的球房———宜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专业球手。从此以后,丁文钧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儿子的台球兴趣。他有预感,台球很可能会改变儿子一生。

  如今看来,丁文钧绝对是丁俊晖成功背后最大的功臣。在丁俊晖刚刚展露出台球天赋的时候,他顶着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做出了两个决定:第一,他找到学校领导要求允许让丁俊晖只修语文和数学,半天学习,半天练球;第二,他放弃了副食品生意,买了7张台子开了一家球房,平日哪怕生意再忙也要留一张给丁俊晖。父亲的坚持和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丁俊晖不仅在父亲的球房无人能敌,而且在当地台球最高水平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一举击败了宜兴斯诺克界的“四大天王”,那一年他才8岁。“台球神童”的美名就这么叫开了。

  10岁时,丁俊晖在南京拿到一个斯诺克比赛冠军,并获得1000元奖金。此时,丁文钧看出斯诺克的“钱途”,作为一项绅士运动,虽不普及,可是有着不错的资金支持。

  他问儿子:“你喜欢打台球吗?”“喜欢!”于是,丁文钧倾家荡产,将房子卖了,举家搬到了广东东莞,因为那里靠近香港,打球氛围好。那是1998年,此时的丁俊晖小学还未毕业。到东莞后学习了3年,2001年,丁俊晖初一还未读完时,父亲就让他彻底辍学了,因为“上课影响训练和比赛”。

  丁文钧此举遭到了不少非议,他却相当自信:“对运动员来说,如果不大胆,就不会成材,特殊人才自然会有特殊教育方法,庸人只能培养出庸才,我只能说那些人的看法太庸俗了。”丁文钧本人也只读完小学,初中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也没学到什么东西。

  “双管齐下”

  ———丁父让儿子既挣工资又赚奖金

  初到东莞时,丁家三口生活很是拮据。没有钱租房子,父子俩就住在俱乐部宿舍过道中临时隔起来的只有五六平方米的空间里,忍受蚊子和湿热空气的折磨,每人每餐只吃两元钱的工作餐。艰苦环境中长大的丁俊晖从小就很刻苦,不服输。一次练球时,一个球打了八杆都没进,丁俊晖眼泪马上就掉了下来。这时,丁文钧觉得儿子需要调整了,他给了儿子300元钱,说:“你做东,带你妈妈到广州白云山去玩一圈,回来再下个馆子。”据说这是丁俊晖最快乐的一次游玩。

  为了提高水平,丁俊晖不断地参加各种比赛,为数不多的积蓄很快花完。丁父不得不给还在老家的妻子打电话:“卖了房子过来吧!”当母亲看到父子俩挤在不到6平方米的房间里时,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即使现在,说起往事,丁俊晖的母亲仍情难自抑:“那些日子太艰难了,而丁俊晖也失去了很多作为小孩子的乐趣,他付出的太多。”

  那时,丁俊晖便暗暗发誓,要用自己的实力赚回自己的家,这是他最真实而淳朴的愿望。丁家在生活上的困难,随着丁俊晖的摘金夺银而有所改善。据了解,从1999年以后,丁俊晖多次在国内和国际大赛中获奖,他不仅获得了东莞一家化妆品公司每月3000元的赞助,而且作为东英台球城的当家小生还每月领取3000元的工资。除了上述固定收入,还有价值不菲的比赛奖金被他一一收入囊中。

  “遥控指挥”

  ———丁父让儿子在英国“以球养球”

  2002年的大年三十,丁俊晖来到世界台球水平最高的国家———英国,去那里一边练球一边挣钱养活自己。据了解,丁俊晖在威灵布勒小镇的生活基本上是三点一线,每天早上10点到晚上6点坐班车去威灵布勒斯诺克学院练球,回来就和朋友任浩江一起做饭。上网、听歌或者游泳健身都是他业余生活的一部分。

  2003年9月,丁俊晖接连获得了亚洲青年赛、亚洲锦标赛和世界青年赛的冠军,随后成为了一名职业球员,赴英国参加训练比赛。

  同年10月在泰国举行的欧亚对抗赛中,16岁的丁俊晖拿到第一笔职业收入,意味着他完全可以依靠斯诺克收入自给自足。

  发现儿子可以“以球养球”后,父亲就没有再去英国陪他打球,而是在国内负责“遥控指挥”。他看丁俊晖比赛的录像带,会发现一些细小的动作,比如即使比赛输了,也要向观众挥挥手,笑一笑,显示一下自己的风度,或者做一些滑稽的动作和观众交流。“斯诺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小晖只有18岁,但他已经到过十几个国家,见了很多世面。有句老话: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他的修养我看比很多成年人都要高。”

  由于斯诺克在英国是一种绅士运动,而丁俊晖本人只有小学文化(初一未读完就辍学了),他能否融入到这种绅士氛围内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丁家父子却觉得这是传统的看人观点,“以前书读得少,以后可以接着读。再说了,球打得好了,自然也会受到尊敬。”

  丁俊晖现在在英国极受欢迎,每当有他的比赛,电视都会直播,丁俊晖走在马路上都会有球迷找他签名。

  谈起英国的生活,丁俊晖十分平静:“在英国的时间主要就是练球和比赛。那里打球的环境特别好,斯诺克比赛特别多,而且规格也很高。他们负责安排一切,比赛的时候有车接送,我只要打好球就行了。”

  丁俊晖是幸运的,与他一样在英国打球的其他几位中国人,却远不如他过得好。梁文博、刘菘、金龙、田鹏飞等人,天天都在渴望自己能像丁俊晖那样,但事实却是无情的。在台球圈子里,刘菘的知名度仅次于丁俊晖。但他今年却失去了赞助,并不富裕的家庭为了帮他完成台球梦,凑了钱让他继续呆在英国。迄今为止,他为打球已经倒贴了12万。

  随着丁俊晖成绩的不断提升,丁文钧对儿子的期望也越来越大,他坚信儿子有一天也能像姚明一样,挣来大笔的钱。

  因为是持外卡参赛(没有参加预选赛),丁俊晖这次夺冠并没有奖金,但干爹甘连舫却赞助了5万美元。但这样的收入并不在丁父的“赚钱计划”之中。丁父透露:“我现在有几个广告正在商谈,但我很慎重,因为商业活动太多肯定会影响他出成绩……等他排名世界第一的时候再说吧,小丁以后肯定会像姚明那样有影响。”

  时代商报记者卢立业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