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丁俊晖模式能否复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06:12 北京晨报

  在丁俊晖为中国台球取得历史性成绩时,另一个问题浮出水面——

  从斯诺克中国公开赛赛前的热炒至今,关于“台球神童”丁俊晖的报道一直没停止过。丁俊晖8岁起接触台球,12岁后,彻底脱离学校开始准职业生涯。现在他成功了,金牌的光辉可能再度在中国掀起台球热。但为了让台迷们和家长们看清前进的道路,本报记者请有关人士共同分析了丁俊晖的成长道路上的重重难关。

  投身台球:需要全家孤注一掷

  如果没有父亲丁文钧的大力支持,丁俊晖这个几乎没有退路的选择也许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根据媒体报道,在选择斯诺克而非学业作为自己以后生计的过程中,丁俊晖本人的意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另一方面,联系到离开学校的后果,如果没有父亲丁文钧的大力支持,丁俊晖这个几乎没有退路的选择也许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其实正是丁文钧。

  在丁俊晖刻苦训练的同时,丁文钧继续扮演“幕后英雄”的角色,几乎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观看比赛、收集录像等周边工作上。用丁俊晖自己的话来说:“父母为我打好台球,抛弃了家庭原有的正常生活。”为了支持丁俊晖,丁文钧先是做起了台球生意,后来又咬牙放弃生意,带丁俊晖前往台球水平更高的广东磨练。父子俩在广东时的艰辛不必细说,但丁俊晖由此得到了不少国内顶尖高手的指点,使他受益匪浅。

  当丁俊晖首次为中国人拿回一个斯诺克世界冠军后,丁文钧表示,“培养一个世界冠军不容易,尤其台球这项运动还不是中国人的强项,但是只要抱着坚定的信念,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信心固然可贵,但客观地来说,在国内体育市场化尚不完善、台球运动也并未成长为一个成熟产业的前提下,我们宁愿视丁俊晖的成功为特殊个案。

  丁俊晖:我也曾感觉厌倦

  我有时也会感觉厌倦。12岁是练球最辛苦的时期,因为每天保持8个小时练球,除了业余比赛,稍微大型一点的赛事根本没资格参加。每天只有不断地练习,练不好时心里还会难受。丁父:他们要具备条件

  丁俊晖成功后,可能会有很多人想走小晖这条路,我虽然会鼓励(他们),但是他们也一定要具备条件。

  经济压力:一年可能倒贴12万元

  因为积分和排名较低,难以获得更多参赛机会,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

  斯诺克运动的中心在欧洲,为了得到更多和高水平选手过招的机会,到欧洲训练成为“丁俊晖们”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目前,在英国训练的中国斯诺克选手除丁俊晖外还有金龙、梁文博、田鹏飞、刘崧等数人,其中金龙和刘崧的世界排名也已进入前100名。

  据悉,“丁俊晖们”目前在英国练球的环境非常好,每天都有专车接送到球房训练,住宿也由经纪公司提供。在平时的训练中,还有机会和世界排名第七、第八位的著名球星过招,对水平的提高大有好处。

  然而,除了已经崭露头角的丁俊晖,其他选手因为积分和排名较低,难以获得更多参赛机会。于是,在运动水平提高的同时,这些年轻人也不得不感受来自经济上的压力。在英国的训练费用不菲,而在烟草公司陆续撤消对斯诺克的赞助后,很多英国的比赛压缩了奖金,使中国选手们的收入受到较大影响。

  据说有的选手仅在去年一年就已经倒贴12万元人民币。对这些远赴重洋的年轻人们来说,这一现实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们在英国继续发展的信心。

  斯诺克台球中国冠军曹凯胜曾表示:“在中国打球太难了,因为没有收入,很多选手根本不可能天天练球,像丁俊晖、梁文博这样的,机会很好,但也不敢在国内发展,中国根本没有适合台球手生存的环境!”

  曹凯胜:在中国台球难成职业

  曹凯胜说:“在中国,台球是不能作为工作的!国外选手一年的收入甚至可以达到几百万英镑,而中国球手,就算把一年4次比赛的冠军全部包揽了,奖金不过4万元,何况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每年都能包揽这4个冠军啊。所以,我从来没有把台球当成职业。”

  个人学业:语言关挡住进步路

  由于过早脱离学校并且将大部分精力投在训练上,年轻选手的文化课自然被搁置一旁。

  随着国内赛事的增多和丁俊晖等人在国际赛场上的出色发挥,单从竞技水平而言,国内斯诺克运动在短期内迎来一个发展高潮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在“台球运动”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及时补上“台球文化”这一课也许是个同样值得重视的话题。

  此外,由于过早脱离学校并且将大部分精力投在训练上,年轻选手的文化课自然被搁置一旁。目前,尽管常年呆在英国,但语言却是丁俊晖们都必须面对的一道难关。据经纪人介绍,由于时间和精力不允许,选手们在训练之余不可能再花太多时间学习,最多也就是熟悉一些常用词汇。语言能力的缺陷再加上文化的差异,使这些年轻人只能生活在中国人的小圈子里,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正如丁俊晖本人所说,一个人在台球上的成就大小,取决于他整体境界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件可有可无的事。

  中国台球:搞赛事比冠军更重要

  对中国台球而言,多组织高水平赛事聚集人气,促进台球水平整体提高,也许比拥有一两个具备世界顶尖水平的丁俊晖更有意义。

  “这些年我在国外比赛已经小有名气,但那更多的是我个人打拼,而不能代表中国的斯诺克运动。”丁俊晖在中国公开赛开杆前的这句话,对中国斯诺克运动的现状也许是个比较准确的诠释。

  由于属于非奥项目,在国内只能得到有限的支持,在对年轻选手的培养上,也只能主要依靠来自民间的个人行为,这使得“丁俊晖模式”无可奈何地成为后备力量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

  国外斯诺克选手经常参加高水平赛事“以赛代练”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在国内,每年只有四站全国职业排名赛、一次全国精英赛和一次全国团体赛,在数量和收入上都难以满足选手的需求。而丁俊晖等人长期留在英国训练比赛,也使国内赛事因为高水平选手的缺席而声望大减,票房和影响力都难如人意。

  而对中国台球而言,多组织高水平赛事聚集人气,促进国内台球水平整体提高,也许比拥有一两个具备世界顶尖水平的丁俊晖更有意义。

  丁俊晖:还是向往在国外打球

  对比国内外的练球环境,丁俊晖还是向往在国外打球:“在英国的俱乐部里,有很多世界排名靠前的选手也在那里练球,他们经常会邀请我一起练球,而且之后会指点我哪里有不足,怎么提高。但是在国内练球,经常俱乐部里只有我一个人,所以神经就会松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