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普及汉语能力考试的实用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08:52 东方早报

  北京师范大学“自作主张”,在心理学院的研究生复试(笔试)中加试“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简称ZHC)”,迈出了教育改革的关键一步。(见4月4日《中国青年报》)

  汉语的教育,长期受到忽视。这里一个关键的原因,是我们的社会对汉语能力的普遍误解。长期以来,强调汉语重要性的教育家和学者们,总是三句话不离汉语的文化意义。保卫汉语,似乎就是保卫中国的传统和文化,甚至要把学习汉语和学习英语对立起来。他们所忽视的,是汉语的实用性以及语言背后的思维能力。如果只从不能忘了祖宗的立场来强调汉语的重要,就很难说服公众重视汉语。毕竟,大多数人是为了未来而不是为了过去活着。人们选择语言,首先是选择其实用功能。有了实用功能,才谈得上文化意义。如今英语热汉语冷,一大原因是人们常常把前者看成实用语言,把后者看成文化语言。

  文化蕴涵于实用之中。离开了实用而谈文化,只能把汉语“博物馆化”,使之在现实生活中萎缩。学习汉语的理由,首先在于其实用性。中国以汉语为“国语”。而地方方言之间难以沟通,就更加强了汉语这一通用书写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地域经济不断整合、城乡交流加快、国内统一市场形成的今天,没有基本的汉语技能,就难以应付复杂的现代生活。

  更重要的是,汉语的好坏并不仅仅是个语言能力的问题。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运用母语表达和沟通的水平,常常体现一个人的思想能力。所谓汉语不好,常常是因为思维不清,写文章或说话语无伦次,或者理解能力有限,阅读不解其意。在美国各级学校的考试中,英语毫无疑问是最为重要的项目,超过了数学和外语的重要性。从SAT到GRE,不管是上大学也好,读研究生也好,大家首先看的是英语水平。英文好不好,在英语社会中成为一个人的教养和训练水平的标志。可惜,在中国,除了考大学有个语文考试外,即使上中文系,基本的汉语考试也没有。笔者二十多年前上北大中文系时,许多亲友不以为然地说:“中文有什么好学的?哪个中国人不懂中文?”遗憾的是,至今许多人对汉语还是这个态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师大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值得钦佩。不过,如前所说,汉语应该以功能、实用为本位,不能以文化为本位。从这个角度看,师大的研究生汉语考试,应该像GRE中的英文考试一样,作为所有研究生初试的一部分,而不是某一科复试的一部分。考试的内容,也应该向GRE等比较成熟的母语考试借鉴经验,强调实用性。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的研究生,阅读量非常大、阅读面也非常广。学生能否承受这么大量、广泛的阅读,成为其研究生生涯成功的一个关键。GRE的英文考试也正是针对此而来,考的是学生对各种科目材料的读解能力和速度。相比之下,我们传统的语文考试,实用性太低。不仅考不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考试的操作也很难标准化。

  汉语考试要改革,使之成为基本的智能测验的一部分。同时,经过改革的汉语考试,不仅要在校园普及,还应该成为各种职业竞争的第一块“敲门砖”。只有当国民接受了汉语的实用性时,汉语才能够在我们的社会中复兴。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