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09:28 东方网-劳动报

  3月31日,刚刚成立的中国就业促进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司长于法鸣、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等人士对今年的就业形势进行预测。他们认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这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据介绍,今年的就业压力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就业总量压力持续不减。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进一步增加。预计2005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100万,其中高校毕业生338万,中职毕业生250万,当年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210万,复转军人50余万,农转非人员250万。其次,劳动者技能素质与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技能劳动者短缺,新的产业和企业招不到合格技工的现象普遍存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高素质劳动者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更显匮乏。去年以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技工荒”,北京等地区也出现技工求大于供的现象。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这种现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第三,部分地区、行业和群体再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困难行业、资源枯竭城市失业人员增加,就业再就业压力继续增大。

  专家建议,今年就业工作要把握四个关键环节:积极挖掘增加就业岗位潜力较大的产业和行业,完成“95146”就业和再就业目标。在进一步落实政府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工作责任,突破小额贷款、主辅分离等政策难点,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作用的情况下,尤其要注重挖掘增加就业岗位潜力较大的产业和行业,保持经济增长对就业更大的带动能力。信息产业、旅游、美容美发、室内装修及物业管理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势头很好,也是就业岗位资源相对丰富的行业和产业。

  评估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针对困难地区、行业和群体的就业政策。2005年是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的第3个年头,按照规定,这项政策的执行期将在今年底完成。因此,需要开展针对积极的就业政策效果的评估工作,研究积极的就业政策针对困难地区、行业和群体的延伸扩展问题。

  进一步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措施。尽管2004年在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方面已经有较大的政策突破,但全面清理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限制性政策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尤其是研究确定新的管理制度框架———统筹城乡就业政策的任务更加迫切。

  积极推进技能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需求为供给比的5倍左右。因此,要从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交流、保障等方面,加快制定和实施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中国劳动保障报(来源:劳动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