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陆志坚:"窃信事件"缘于教育功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10:18 东方网

  陆志坚:窃信事件缘于教育功利

  选稿:姚明绮 来源:东方网 作者:陆志坚 2005年4月5日 10:17

  刚刚过去的4月1日愚人节对于位于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的许多师生来说是窒息的一天。当天下午,该校召开校长工作会议,决定开除该校少年班19岁大四女生马蕾蕾(化名)学籍。其时,关于该校01级少年班女生马蕾蕾的种种传言已经在中科大瀚海星云BBS沸沸扬扬讨论了近一个星期。许多中科大的学生在帖子中指责马蕾蕾窃取本校同学来自国外大学的邀请信(offer),并冒名用E-mail破坏同学的留学申请。(4月4日新华网)

  据了解,马蕾蕾15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赫赫有名的中科大少年班,在大学期间表现突出,担任学生干部,被评为2003-2004年度优秀团员,而且事发前已经收到美国纽约州立石溪大学的邀请信。可以说,马蕾蕾蕾是一位很有发展前途的中科大学生,如果不出现窃信事件,她的生活一定充满阳光,人生之路定会平坦而又灿烂。

  然因自身行为的不检点,而遭致命运的戏弄,一下子从人之骄子跌落为遭社会非议之人,其间人生之路的彻底变异,无疑是一位19岁少女所难以承受的,我们在为其深感惋惜的同时,不免要问:马蕾蕾的嬗变,到底是谁的责任?

  缺少自律,是马蕾蕾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然而,对一名15岁入校至今才19岁的学生来说,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中科大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中科大起着“摇篮”的作用。因而,马蕾蕾窃信虽是一个难以饶恕的错误,但将指责的板子全部打在她的身上显然不妥,教育的功利才是出现马蕾蕾窃信事件的根本原因。因而,马蕾蕾事件不是一个个案,而是透析出了教育的一种潜在危机。

  小小年纪便进入中科大少年班,不说家长对其寄于厚望,学校更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将其作为一种牌子、一种社会效益来着力培养,使其承载了超乎年龄的巨大压力。久之,必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及个性受到影响,甚至产生畸变。据一位曾与少年班学生一起上过课的中科大毕业生告诉记者,少年班的学习任务相当繁重,压力很大,不少少年班的学生都有“心理不健康”的感觉,具体来说,就是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每次作业的评分和考试的结果都是少年班同学开心不开心的惟一原因,学校将学生们将成绩的路上逼得太紧了。当唯分数是举演变为教育的一种目的的时候,马蕾蕾事件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何况,学校以分数考评学生,必忽视学生的思想孕育和道德培养。中科大分管副校长程艺坦言“深感平时缺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引导,对出现此类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学生完全被教育功利所俘虏时,其天真无暇的心理同样也会沾上某种不健康的因素,残存的便是进国外名牌高校、将来出人头地的欲望了,公平、正义、有序,都会让学生感到陌生而遥远。

  “窃信事件”,无疑是对已经持续了20多年的中科大少年班的培养模式的又一次冲击。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媒体质疑这种少年班有无存在的必要。虽然它在一定程度满足了一批智力开发早的学生的需要,然它更多的是“揠苗助长”,尤其是在德育教育方面,更是少年班的一大缺陷。因而,改革少年班的教育模式,从功利教育中跳出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已迫在眉睫。

  让教育远离功利,还教育以本来面目,不但是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马蕾蕾事件透析出的一击警钟。东方网,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