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山东胶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年递增10%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10:29 人民网

  人民网青岛视窗4月5日电记者宋学春、通讯员赵法文报道:山东省胶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今年1-3月份又有5000多名农村劳动力进入各类企业,目前全市70%的18-45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二三产业实现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如此之快,首先得益于胶州最近几年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带来的大量新增岗位。仅2004年一年新开工项目1000多个,今年前三个月又引进项目100多个。其中仅一个“青钢”,就需要卡车司机好几百人。全市目前投产企业达到1000多家,可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其中60%岗位月工资收入可达到800元,20%岗位月工资收入达到了1200元以上。如此丰厚的待遇,令很多农村劳动力纷纷选择了向城市发展。

  农村劳动力能顺利转移,劳动培训、就业介绍功不可没。胶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通过调研发现,一方面很多企业招不到技能型工人,大量岗位闲置,另一方面很多农民工找不到工作。该局对症下药,整合各类职业学校和社会办学力量,构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松散型培训网络,通过多元化、专业化、定单式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熟练掌握“一技之能”的准工人。去年一年全市引导性培训16000人,技能培训5600人,今年前3个月技能培训1500人,涉及机械、家电等20多个行业领域。今年25岁的黄华刚进入工厂打工时候,由于缺乏专业技能,月工资只有600多元,参加了胶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电气焊培训后,拿了个电焊证,一结业就被青岛四洲锅炉有限公司招聘,月薪1200元,比以前翻了一番。与此同时,胶州市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劳动力供需见面会、洽谈会,开展架设就业金桥活动。今春先后举办各类招聘会11场,使2600多人找到了就业岗位。

  农村劳动力能留的住,还得益于和谐的用工环境。在青岛昌新鞋业有限公司缝纫车间里,张美燕在电动缝纫机前紧张忙碌着。“俺现在与城镇职工已经没有区别”,她告诉记者,“厂里每月替我们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仅养老保险就缴120多元,自己交近50元。”“昌新鞋业”有关负责人说,公司与每名职工签定了劳动合同,严格实行8小时工作制,每月定期为4000多名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在其他企业抱怨招工难时,这里招工报名人数与实际招用人数之比达50:1以上。据胶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敬礼介绍,目前全市共有3.5万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年收缴养老保险6500万元以上。“这种保障很快就会覆盖到全市所有农民工。”张敬礼介绍说,从4月1日开始,胶州将全面实施《青岛市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暂行规定》和《青岛市农民工工伤保险暂行规定》。这样,胶州近10万农民工将全部享受到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世原”等很多企业还从长远利益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用人观,积极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世原”等一些企业为员工配备了班车,免费接送工人上下班;“亚平宁”等企业在缝纫车间安装了大功率空调,让职工在冬暖夏凉的舒适环境中工作。

  胶州市的包容性开放性,最终促成农村劳动力彻底蜕变为城市居民。最近胶州在全市外来务工者中开展了“创优美环境,做新胶州人”的活动,增强了胶州的亲和力;阜安街道办事处在外来打工者中评选“十佳阜安新人”,获奖者将得到“本人免费迁入阜安辖区户口;子女入学享受辖区居民同等待遇;免费提供一次劳动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待遇,与此同时,胶州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硬政策”,在户口、子女入学等方面给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很多农民工在城里买上住房,彻底变成名副其实的城里人。

  胶州市70%的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出第一产业,也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发展空间,李哥庄镇的郭文行近几年先后承包了附近村庄的600多亩地用来种植小麦,2004年收入50多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像这样的规模经营的农场主,胶州已经达10多个。“把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将其彻底变成城市人,腾出更多的土地发展规模经营,这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一位关注“三农”问题的专家如是说。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