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宣传红军精神 以色列古稀老兵重走长征路(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5日18:20 红网 | ||||||
看起来年龄不小的老人了,怎么还像小伙子一样干劲十足?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什么原因让他不顾古稀之年,不顾路途遥远,千里迢迢跑来中国徒步重走长征路?…… 一位倔强的老小伙 在汝城县宾馆,我们看到了一位标准的军人——身手敏捷利索,身材高大魁梧,浑身上下、举手投足和言语之间,无不透射出军人的刚毅与果敢,一点也不像是70高龄的老人。武大卫祖籍保加利亚。20世纪初,爷爷从保加利亚移民到以色列,是第一批移民到以色列的人。他是1962年10月结婚,现有2个儿子和5个孙子、1个孙女,是一个美满幸福温馨的大家庭。 很小的时候,武大卫就听说了神奇的中国,并开始向往着中国。童年时,他偶然读到了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即中译本《西行漫记》),很快就被万里长征中的传奇故事深深吸引。后来,他又阅读了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等许多有关中国红军长征的书刊。中国红军长征成了他心中神圣的丰碑。他说,走长征路不仅是为了亲身体验红军当年遇到过的种种艰难困苦,也是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宣传和弘扬“红军精神”。 他决定重走一次长征路,用亲身体验当年红军战胜困难的做法表达对红军的敬意,真实感受梦中的中国。听到他说出这个“一生中最伟大的抉择”时,家人都认为这么大岁数了还要去,开玩笑地说他是“疯子”,但还是很支持他。因为知道他是这么一个倔脾气,不管同意不同意,他都会去。大家便积极想办法,支持帮他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一条条红军标语 在湖南省汝城县濠头乡学校内,有一座与周围的建筑有着明显不同建筑风格的3层盖瓦的土木结构楼房,因为这座楼是当年红军的指挥作战部,墙上书写了许多红军标语,当地人都称它为“红军楼”。至今,在这座楼房的墙上书写的“共产党万岁!”、“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欢迎濠头劳苦工农参加红军”等当年红军留下的21条标语仍然清晰可见。 据记载,红军在汝城所经之处,写下了大量的革命标语、口号以及漫画、宣传画等,现在全县保存下来的就有246条。红军通过开展这些宣传活动,大大地启迪了广大受压迫受剥削的工农劳苦群众的阶级觉悟,坚定了跟共产党走和当红军解放全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一张张笑脸 到郴州汝城后,大卫先生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武部的热情接待,人武部给他专门安排了一名武装干事和一位对红军长征很有研究的同志当向导,冒着大雨带着他到当年红军战斗过的附城、濠头、延寿、文明等十几个乡镇寻访红军长征足迹,体验长征精神。大卫先生高兴地对我们说,我来到江西、湖南之后才真正的见到了中国人,这种真诚和热情的笑容在城市里是很难找到的。 一串串泪花 跟这位外国朋友短短两天的接触,大家都深深地喜欢上了他的幽默、风趣和直爽。今天,他又要踏上他的长征路,跟他说再见时,大家的眼圈都红红的。 在江西于都,有两位当地的年轻人一直陪伴着他走长征路,经常给他帮助,帮他背行李、问路、找红军标语等。有不少相遇骑单车、摩托车的小伙扭头骑着车陪武大卫先生同行。一路上不少当地党委、政府热情接待了武大卫先生。离开余都时,当地政府按照民俗习惯,盛情地请他吃了酒酿鸡蛋,给他授了旗,有3个解放军战士向他敬礼,2位老人用唢呐吹起了《十送红军》,当年送红军过渡的船工的孙子,划起小渔船送他渡过孟口渡口。回望在河对岸挥手相送的人们,大卫先生悄悄地流下了激动的泪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