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传承民间文化 留住民族之根(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05:1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赵晓霞 殷新宇
传承民间文化 留住民族之根(组图)
同仁堂杭州分店

  “磨剪子来,戗菜刀……”北京民俗博物馆展厅里,不少参观者正在通过点击电子触摸屏感受京城“叫卖大王”臧鸿的原声。剃头挑子、招揽顾客的各种响器、同仁堂的药罐、全聚德的匾额、六必居的酱缸……“老北京商业民俗文化展”上300余件展品,生动再现了老北京的商业历史、三百六十行等民俗文化,让参观者留连驻足。“看这些物件儿,听这些叫卖声,觉得很亲切,总能令我们想起过去的日子。”正在参观的北京市民金桂荣说。一些外国朋友在那里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欣喜的赞叹声。

  人们呼吁留下祖先的记忆

  每个展厅留言薄上近百人的留言———老人的呼吁、孩子的观感、外国游客的真诚建议,颇能显示此次展览的热度。然而,就在人们不太遥远的记忆中,浙江定海古城在一片推土机的轰隆声中,成了瓦砾与尘土;另据报载,代表北京民居特色的传统四合院的面积在逐年下降……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针对一些地方民间艺术日渐衰落,绝活绝技后继乏人的现状,近年来多次呼吁,如不抓紧抢救,“再过20年,我们原生态的民间文化遗产基本上就会失去了。”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表示,精美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是我们的根。留下祖先的记忆,非常重要。

  国家出台政策实施保护工程

  保护民间文化已形成共识,全国各地开始行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于2003年年初启动,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39个试点,其中包括6个综合性试点以及33个专业性试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也于2003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专门规划统筹和组织实施这个保护工程。

  各地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政策也频频出台。2005年春节,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以“上海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的名义,在全国率先向27位年事已高的民间艺人颁发3万多元“艺术津贴”;四川省文化厅也相继出台多项措施,激励社会人士投资川剧,推动川剧发展。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我国就开始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护。收集了大量的民间歌谣、谚语、民间曲艺音乐等;1979年以来又开展了编纂民族民间十大文学艺术集成志书的工程。此外,对于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技,国家还给予民间艺人以适当的资助,鼓励其带徒传艺。

  艺术传承走出书斋和象牙塔

  政府加大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力度的背后,是全国各界人士的参与。“把你们的钱留着去征集文物,把你们的时间留着去征集文物。”将自己的“收藏品”无偿捐赠给北京民俗博物馆的董树森先生的话,至今让博物馆的负责人感慨万千:“董老先生在得知博物馆征集民俗文物后,不断给我们写信并寄来‘老物件’,却从不留地址。当工作人员多方打听带礼物去看老人时,老人并不‘高兴’,而是希望我们把全部精力放到征集民俗文物上。”

  为民间艺术传承努力着的还有那些老艺人。“以前许多民间艺人守着自己的手艺坚决不外传,结果一门手艺变成了一个吃饭的职业。”著名面塑艺术家张俊显曾有感而发,“但在传统民间艺术濒临危机的今天,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打破那些条条框框,将所知道的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张俊显用实际行动做出表率,将捏面人这项传统艺术带进大中小学校园。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自2003年启动以来,有一些重点项目已经初见成效。据悉,中国第一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目前正在加紧制定之中。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走出书斋和象牙塔,成为专家和民众相结合的文化行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4月06日 第一版)
传承民间文化 留住民族之根(组图)
传统工艺品景泰蓝

传承民间文化 留住民族之根(组图)
张一元茶庄

传承民间文化 留住民族之根(组图)
德寿堂药铺

传承民间文化 留住民族之根(组图)
全聚德烤鸭店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