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篮球联赛如何突破“瓶颈”(聚焦联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05:4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薛原

  CBA联赛已走到第十个赛季。从赛制改革的时间表看,篮球是仅迟于足球推出职业化联赛的项目,其间都经过了扩军、缩编等变化;从发展的历程看,篮球联赛没有足球联赛初创期的盛极一时,但也没有出现中超联赛推出前后的那般混乱局面;从运作模式看,足球联赛更多的是效仿欧洲五大联赛,篮球联赛则少不了美国NBA的影子;从现状看,深陷信任危机的足球联赛当务之急是恢复元气,而相对发展平稳的篮球联赛则面临怎样突破“瓶颈”的挑战。眼下这个赛季,被称做CBA的“过渡赛季”。过渡意味着承前启后,既要面对以往出现的种种问题,又要摸索构建新的体系。

  高远目标与现实问题

  4月3日,CBA联赛半决赛以广东队对八一队、江苏队对云南队的两个3∶0结束。然后,再等10天,总决赛才会登场。10天的空档期甚至长过春节时的联赛休战期,且不说两支角逐总决赛的球队该如何保持和调整状态,从球市的角度讲,本该波翻浪涌,一潮高过一潮的季后赛被这样的“休止符”暂停,显然谈不上恰到好处。究其原因,五战三胜的半决赛以强队的横扫之势告终,不但时间缩短,悬念也被打了折扣;而执法总决赛的欧洲裁判因为时间安排紧张,最早要12日才能赶到;同时牵涉到电视转播的问题,日程也很难变动。说起来,这么长的空白时段也是无奈。

  从4月3日往前数10天,3月23日,CBA联赛全新的标示及配套视觉系统由中国篮协隆重推出。新标示名为“篮球的面孔”,由红、黄、蓝、绿、黑五种色块组成了一张类似京剧脸谱的造型,同时,这张面孔循着一颗篮球原有的纹路生成,构思既显篮球特色,又有中国味道,颇受好评。在中国体育的各项联赛中,如此重视“面孔”及相关的无形资产开发运作,CBA走在了前面。这是观念更新的结果,更是着眼长远的手段。

  20天时间发生的两桩事,正可凸显“过渡赛季”的意味。一方面,改革的大手笔频出,改革者的决心之大,观念之新,力度空前;另一方面,具体到赛制安排、赛事运作乃至赛风赛纪等“常规动作”,仍有问题不时闪现。本赛季刚刚推行的季后赛赛制未能达到环环相扣,渐入佳境的效果,分区赛的形式也值得商榷。而“魔鬼主场”这样的词频繁见诸报端,球队的“主场优势”已经出现偏离正常轨道的苗头,更是联赛健康发展的心腹之患。

  就在中国篮协推出新标示的发布会上,围绕着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记者们的问题仍离不开裁判、赛制、准入制等字眼。这已可说明,在高远目标与踏实脚步之间,这是众人所关注的焦点。而中国篮协不避讳完善赛制与裁判机制的问题,这种面对现实的态度无疑积极可取。

  格局之变与模式之变

  在这个“过渡赛季”,八一队10年来首度无缘总决赛,江苏广东双雄并峙,联赛格局已有很大变化。变化引起关注,关注带来发展,在中国篮协推出的本赛季常规赛报告中,上座率及收视率都有可喜攀升。但与格局之变相比,职业联赛准入制标准及“北极星计划”实施中所带来的联赛框架及运作模式之变,也许对联赛的走势影响更大。

  两年前,李元伟入主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时就曾表示,CBA联赛各方利益纠葛,错综复杂,将是他面对的最大挑战。因此,李元伟始终将沟通各方人士,尤其是各家俱乐部经营者作为主攻方向之一。直到今年初,在北京小汤山举行的“俱乐部投资人峰会”上,中国篮协终于廓清联赛大势,也取得了各家俱乐部的支持,将各方利益逐渐统一,为职业联赛的发展奠下心理基石。

  在“北极星计划”中,成立由各家俱乐部代表和中国篮协代表共同组成的“联赛委员会”已经被摆上日程。联赛的事由所有参与联赛的人共同决策。这样的思路决定了今后的CBA职业联赛会采取完全不同以往的管理运作模式。篮协一位官员说,以后像巴特尔回归北京队这样的事,就交由联赛委员会拍板,程序公正,无论结果如何,不是中国篮协一家说了算。

  在整合所有参与者利益的基础上,建立起严格的执行程序,这是联赛“职业化发展”的前提。以此标准衡量眼下的“过渡赛季”,自然还称不上完善。同时,在构筑理想中的联赛框架之时,怎样解决诸多现实问题也考验着组织者的头脑。在迈向真正职业化赛事的道路上,二者不可偏废。

  《人民日报》 (2005年04月06日 第十二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