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评:高考报道缘何成了禁区?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08:23 人民网 |
话题来由: 教育部定下高考报道禁区 媒体考前不得炒作试题〉进入 高考即将来临,各地高三考生正在全力备战高考时,教育部近日表示,教育部新闻办定下了一定的高考宣传报道禁区,要求各新闻单位高考前不对与高考试题有关的内容作任何形式的报道,不要炒作高考,考试结束后也不得进行试题分析的报道。 高考试题为什么不能炒: 每年高考前后,众多媒体、专家都针对高考进行“预测”、“分析”、“点评”等,但没有必要抢在高考的这几天,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压力。媒体要为考生创造宽松的考试环境,不能过多地炒作高考,更不能以关心考生、关心高考、关心教育为借口炒作高考。教育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对高考炒作进行约束也在情理之中。 但无论是试题本身,还是试题评分细则,都必须经得起任何形式的推敲!因为只有通过认真分析评价,才能深刻理解高考试题的精髓,从而做到“为我所用”;只有经过认真分析,才能掌握命题动态,为来年学生备战高考提供宝贵的经验;更进一步来说,只有经过认真分析,才能发现高考试题中出现的纰漏,从而“有错即改”,避免高考考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利弊兼有只取其一,那么 您说:〉进入 有关公众知情权? 什么叫作知情?在古汉语中,“知”最初词义为“词也”,有语言学家认为,“知”还应该有“识”的意思,也就是人的感知力。《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权”原为一种木的名称,后来为度量的秤锤。《孟子》:“权,然后知轻重。”也就是一个人立足平衡之基础。“知情”一词其实在《后汉书》中已经使用:“汉律与罪人交关三日已上,皆应知情。” 民众知情权 是依据什么而来的?我国宪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知情权,但可以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原则精神和具体规定中推导出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从宪政的角度来说,一个政府、一个部门,对于人民知情权的满足,是源于他们的存在是基于人民授权这个基本“法理”,是政府部门的天然的责任和义务。不许媒体炒作高考试题,是不是阻碍了学生对于试卷的知情权?您说:〉进入 有关媒体报道权? 媒体报道权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新闻自由。新闻与言论的自由体现在多数人的权力、少数人的权力和个人的权力都能获得保障。而对自由,人们有个常识,就是世界上永远不会有绝对的自由。每个人都有在人行道上行走的自由,但是有的时侯出于某种考虑就必须对这种自由加以限制。如果“自由”妨碍了大多数人的利益,那就只好暂时割舍“自由”。您说:〉进入 你对媒体高考前不得炒作试题持何态度? 同意,做得好 。 不同意,不方便考生 。 无所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