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州清明扫墓略冷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09:19 南方都市报

  广州清明扫墓略冷清

  昨天是工作日扫墓人数不到去年的1/3,周末可望迎来拜祭高峰

  昨天是清明节,在《化蝶》、《二泉映月》的悠扬旋律中,6万多广州市民烧香祭祖。受工作日影响,今年清明的拜祭人数不到去年的1/3,市殡葬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本周末将迎来真正的拜祭高峰。

  冷:拜祭桌大批闲置

  和去年凌晨4时就有市民到火葬场占位置相比,今年的清明节冷清多了,“第一批扫墓市民上午7点半到场,我们已经开门工作,”负责的门卫表示。

  上午9时,记者来到扫墓人数最多的火葬场,发现前来拜祭的人数并不多,10时左右,大批市民开始拥入,但还是没有填满拜祭场。而火葬场在后山新开辟的露天拜祭场,昨天始终处于半饱和状态,约有700多张拜祭桌空闲。“比去年人少多了,以前拜祭要排队,现在位置足够,我们工作也轻松些。”环卫工人黄大姐介绍道。据统计,昨日一天到火葬场、银河革命公墓、新塘华侨公墓拜祭的市民为6万人,加上长青墓园、思园、沙贝金钟墓园等,扫墓人数也不过7万多人,相对前年和去年的22万人有较大差距。“去年清明是周末,而今年是周二,很多市民不方便请假扫墓,因此人数下降厉害。”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吴汉秋解释道。

  顺:秩序井然不见堵车

  由于拜祭人数较少,因此昨天现场秩序井然,没有出现堵车、火灾等意外事故。

  据市民介绍,前往扫墓时,只在广东省军区、军体院等红灯时间较长的路段出现过短暂塞车,其他地方都很顺畅,车上乘客也不算多。在银河园和银河革命公墓之间的停车场,昨天也没有出现爆满的情况。管理人员表示,车辆不算多,700来个车位时有空置,疏导起来很方便。在交警的协助下,市民横过马路时秩序井然。

  在扫墓现场,绝大部分市民遵守规定,没有燃烧纸钱,但是香烛很旺,现场烟雾弥漫,鲜花拜祭区和几天前一样,再次受到冷遇。

  奇:18个骨灰罐聚首

  中午12时,拜祭进入高潮,在火葬场,一个特殊场景吸引了众人目光:三个拜祭桌被拼起来,18个骨灰罐整齐地摆成一排,五六个拜祭的市民在骨灰罐前放上水果、酒水等物,虔诚的祷告。“我们是一个大家族,这些骨灰罐中都是我们的亲人,清明到了,大家都来看看他们,把他们放在一起,可以节省拜祭桌,不然我们得租18张桌子,同时,也可让先人聚聚。”为首的老先生说道。

  此外,临近中午,不少市民把孝敬先人的酒水、饮料、烧鸡、乳猪当作午餐,现场大嚼起来,配上香烛的烟雾,火葬场颇像烧烤场。“现在观念有些变了,以前拜祭用品都是拿回去吃,现在就地解决。”

  新:扫墓踏青一步完成

  记者昨日还了解到,以往肃穆的扫墓气氛今年有所改变,不少市民在拜祭先人后,选择了踏青游玩。

  思园是广州市骨灰植树的地方,位于永泰新村旁的白云山麓,昨天不少市民赶到了该陵园,为无碑无墓的先人扫墓。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没有墓碑,但后人基本能找到埋骨灰的地方,“我们会做一些标记,如在所种的树上写字、涂上一点油漆、在周围种上些特别的花草等”。管理人员介绍道,来思园扫墓的人不能在林中点香烧纸,只能在山下的化宝池处意思一下。而许多家庭在悼念先人后,没有选择立即回家,而是踏青旅游、欣赏风景,或是在思园的石板路上悠闲散步。“反正已经请了假,不如好好游玩,”一位市民表示。

  祭:预计高潮周末到来

  截至昨日下午5时,广州市火葬场14万具骨灰,只有2.5万具被拜祭过,剩下的12万具预计在本月24日前被拜祭,以一具骨灰5人拜祭算,仅火葬场就将迎来60多万人,因此,市殡葬服务中心把本月9、10、16、17日定为拜祭高峰期,届时将采取一系列疏导工作。

  本报记者 何达志 实习生 王永杰

  提醒

  墓园车位比较紧张

  警方介绍,目前,市内各公墓普遍存在停车场较小或无停车场的问题。如市民扫墓的重点区域之一银河公墓原有1000多个车位,近年来每到清明节,均供不应求。而今年由于工程改造,又“雪上加霜”。

  为此,警方发通知要求,机关、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不要在昨天及4月份的几个周末集中组织干部、学生和职工进行集体扫墓活动。请扫墓者尽量选择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

  本报记者 刘佳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