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一代”庄股横空出世 “小股东”远离蓝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10:37 新华网

  按照价值投资理念,股价涨跌的根本动力在于公司质量,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不过体现在二级市场上,与股价涨跌关系更直接的则是流通筹码的集散。一般而言,筹码集中意味着股价上涨,而筹码分散则意味着股价下跌。因此,对流通股东持股状况的分析一直是投资者津津乐道的分析手段之一,特别是近期随着越来越多蓝筹股的无量上涨,蓝筹股流通筹码的分布状况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庄股”内涵今非昔比

  尽管基金经理不喜欢“庄股”这个字眼,但在投资者心目中,流通筹码高度集中的股票均可称之为“庄股”,蓝筹股也不例外。从2001年开始,大量老庄股相继崩盘,但与此同时,新一代庄股不断涌现。不过,市场总是“与时俱进”的,新一代庄股与老庄股相比已经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庄股”的质量已经发生了巨变。

  根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深圳市场“大股东”(持股10万股以上流通股东)持股率在50%以上的“庄股”共有35只,其中除泰达股份属于盈利不理想,公司质地欠佳的老庄股外,其他股票全部是盈利较强的蓝筹品种。这种状况与此前多数“庄股”业绩平平甚至亏损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由此可见,目前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构成已经完全不同,证券投资基金、QFII等正规机构已经取代了私募基金等灰色机构,基金的理性投资理念赋予了“庄股”新的内涵。

  中小投资者被“边缘化”

  从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附表35只股票大部分是过去一年涨幅比较大的股票,这些股票在市场重心不断下移的过程中为其持有者创造了财富,这种机会是非常难得的。但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与这些“蓝筹庄股”无缘。并且,中小投资者离开蓝筹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除了“大股东”持股率与去年相比更高外,“小股东”(持股1000股以下的流通股东)的持股率也更低了。2003年,深市涨幅最大的股票扬子石化“大股东”为294户,持股率56.58%,而2004年该股的“大股东”持股率达到了66.19%。2004年“大股东”持股率超过70%的股票有5只,其中双汇发展达到了惊人的81.66%,大牛股深赤湾更是以区区66户控制了76.74%的流通筹码。与“大股东”长期集中持有蓝筹股相反,中小投资者则在远离这些为证券市场创造财富的股票。统计显示,附表35只股票中“小股东”持股率最高的为张裕A与燕京啤酒,其持股率也只有8.03%与6.28%,而“小股东”持股率低于2%的则高达18家。

  离开蓝筹后,中小投资者纷纷选择了“超跌低价股”,特别是一些所谓的题材科技股。统计显示,持股1000股以下股东持股率最高股票为清华紫光,持股率达到了20.72%,其次为隆平高科等科技股。从更广泛的统计结果看,“小股东”持有率比较高的大部分为股价从几十块钱跌到了目前的几块钱,但估值仍然明显偏高的绩差股。这种状况表明,中小投资者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彻底反思投资理念

  关于中小投资者持股状况的统计结果是非常令人痛心的。出现这种情况除了一些根本不具有研究能力的咨询机构必须承担投资引导这个责任外,更重要的是,投资者自己必须彻底反思投资理念。

  目前,投资者比较普遍的心理是:蓝筹股价格太高,并且部分蓝筹股自2004年4月开始同样跌幅巨大,而低价股则相对便宜,买入风险不大。这种心理导致不断抛出具有中长期潜力的蓝筹股而买入未来下跌空间仍然非常巨大的垃圾股。但市场真正的演变趋势是:真正具有稳定持续增长能力的股票能够长期走牛,即使是盈利不稳定的周期性行业蓝筹品种,当行业景气周期来临时其股价也可以迅速回升,相反,财务方面问题很多,治理结构不完善、盈利下降甚至亏损的公司则会不断下跌直至成为几毛钱的“仙股”。

  市场变化仍将不断出现,但价值投资是所有证券市场的根本。不管市场如何变,找出具有持续稳定增长能力或仍然处于增长周期且估值合理甚至偏低的股票,那么,即使在一个弱势市场中,也一定可以获得很好的收益。(泰阳证券研究所陈三贤)(来源:全景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