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昨日清明 难免哀思无限(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10:51 东南快报
昨日清明难免哀思无限(组图)
  如今只有荔枝树见证先烈英勇事迹故事一天堂里有没有荔枝树福州“雨花台”昨迎50多位先烈后人

  本报讯昨日,清明节。福州西郊的鸡角弄,又有十几位革命先烈的后人来了,他们在这块没有墓碑,没有灵位的荔枝树下的荒地上献上了鲜花,祭奠那些为革命捐躯的英灵。

  50多位后人赶来缅怀

  这块荒地被市传染病医院征用,正在施工。而当年却是国民党政府的刑场。

  昨日,再次来到这里缅怀先烈的翁纪湘是福州青年运动先驱翁良毓的侄子。他说,翁良毓是第一个在这里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在监狱里的时候,翁良毓还写下了“此身不作资产杰,有日甘为无产权”。据他了解,从1926年到解放前,约有180位共产党人在这里牺牲。每年的清明时节,这些先烈的后人都从福州、厦门、泉州、三明等地赶来。自4月3日始这三天来,翁纪湘每天都来这里看看,他说,连续三天已有50位先烈的后人来过了,附近的市传染病医院也为先烈送上了两个花圈。

  家住永安的陈玉锋夫妇,昨日也特地赶到鸡角弄纪念逝去的父亲陈祥榕。夫妇俩驻足在荔枝树旁,久久地凝视着这棵树。陈玉锋说,当年父亲在鸡角弄被杀害后,由于种种原因,家人连父亲的尸体都未能收回。父亲去世时,他还在母亲的肚子里,他这一辈子从没见过父亲。他说,作为一个儿子,他能做的就是每年这个时候赶到福州,在鸡角弄的荔枝树旁看看。

  郑锦云老人今年已经82岁了,她是来祭奠她的哥哥郑长璋。她坐在荔枝树下,暗自伤神。她的胸前还佩戴了一枚苏维埃政权纪念章,那是为纪念郑长璋烈士而颁发的。老人说,当年郑长璋的六位战友被捕,他去营救而一起被捕,并且在被捕的七人中第一位被杀害。老人说,英勇就义时,郑长璋还唱着国际歌。说起往事,老人的眼泪流了下来。

  给先烈留下一个空间

  郑锦云老人抚摸着荔枝树,望着这块土地。她说,这片土地上不知有多少位革命烈士的骨骸,而如今能见证先烈英勇事迹的,只有这棵孤零零的荔枝树。翁纪湘说,没有墓碑,也没有灵位,他们每次来悼念的时候,只能找到这棵荔枝树作为精神的寄托。

  此时的这片土地上,车辆机器已在施工。郑锦云老人和其他在场的十几位先烈的后人都有个心愿,他们希望市传染病医院施工后,能空出一小块地,让他们能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来祭奠英灵。翁纪湘说,随着时光的推移,先烈在人们的记忆中也将变得淡薄,他希望能有一个象征性的建筑或陵园,能唤起后人对先烈的记忆,哪怕这个陵园只有10平米面积。

  随后,记者到了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医院办公室周主任说,在规划中,特意留下了一块绿地。周主任介绍,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文件中,表示在这块留用的绿地上,将由财政拨款为革命烈士建立纪念碑。届时也将把那棵见证了历史的荔枝树移入绿地,供后人缅怀先烈。故事二生要相依死亦相伴闽首座孤寡合冢建成

  本报讯 记者昨日获悉,我省首座“孤寡合冢”4日在福州三山陵园建成,已经有4位过世的老人“入住”。

  四谢世者入葬合冢

  昨日,记者在三山陵园看到,合冢位于天恩园1区2排45号,坐北朝南,背靠青山,头顶蓝天,脚下就是福州城,占地3平米左右。墓碑用大理石制作,是一只手托起的红心,上面的“爱”字异常醒目,底下一行小字“爱是永不止息”,紧接着就是已逾百岁的老人王妹为另一位80多岁老人梳头的照片,地面上的大理石上刻着安葬老人的名字和生辰。据介绍,合冢将长眠八位老人。

  据了解,为了实现老人们死后仍然长相伴的心愿,老人所在的福州市老龄仁爱服务中心恩芳园去年年底向三山陵园发函,希望得到帮助。随后,恩芳园与三山陵园各捐资1.5万元,决定在该陵园内建立全省首座贫困、孤寡老人合冢的爱心墓。三山陵园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无偿为孤寡老人提供殡仪服务(火葬场的相关费用除外)以及花葬服务

  孤寡老人希望合葬

  恩芳园院长陈美立介绍,王妹1899年出生,丈夫是一个泥水工,生活贫困,不得不把多个孩子送给他人抚养,最后仅留下一男一女,儿子早年夭折,只有一个女儿长大成人,并且生了个外孙,但这些亲人几十年前也去世了。

  说起墓碑上的照片,陈美立一阵感慨,照片是几年前拍的,王妹已经百岁高龄,但身子还硬朗,常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其他人。“当时,王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帮人梳头,动作缓慢,两位老人偶尔会相视一笑,窗外的阳光照在她们身上,只觉得时间都凝固了。”

  现在,她的身体大不如前了,很少与人交谈,只喜欢看看电视,但对待其他老人跟亲人一样。老人院的残疾痴呆老人多,常常跟孩子似的调皮吵闹,卫生习惯也不好,王妹从来不嫌弃,也不生气,常常一笑了之。如果看见有老人病了、饿了或者衣服脏了,还会及时提醒工作人员。

  陈院长说,这位跨越3个世纪的百岁孤寡老人王妹,一直有个心愿,希望几位生前形同手足的同伴,谢世后也能安葬在一起。

  八位老人各有定义

  陈美立说,将合葬在一起的八位老人除了一对夫妇,大多残疾或者孤寡,经历坎坷,但他们都心肠善良,每个人都有一个定义:王妹慈爱、刘蔚业虔诚、韩寒梅正直、邱廉旭坚强、陈德馨热心、陈原纯真和王妹哥、吴东团夫妇可敬。

  据了解,健在的其他老人大多已近古稀之年,最年轻的是陈原,今年50岁,但已经在恩芳园住了十年。她患有先天性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1995年由其兄嫂交基本生活费住园,由恩芳园照顾护理,就像小孩子一样纯真善良。

  这几位生前朝夕相处的老人,希望在辞世后也能朝夕相伴,这是他们的心愿。
昨日清明难免哀思无限(组图)
孤寡合冢说明爱心永不停息

  部分先烈资料

  翁良毓(1905—1926),字子濯,号一赤,1905年9月27日生于福州城内一个小康之家,福州青年运动先驱。1923年起投身革命宣传活动,1925年春当选为福建学生联合会副理事长,领导福州青年学生展开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任共青团福州地委组织委员兼工农委员。7月,开设“福州书店”,出售革命刊物;9月,任“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委员长。1926年9月23日,惨遭福建反动军阀头子周萌人杀害,在福州西门外的鸡角弄刑场从容就义,时年21岁。

  郑长璋,字仲珊,又名郑细记。1901年生于宁德一个商人家庭,21岁,郑长璋考取北京大学政治系,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的活动,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北大求学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是年冬,他南下福州,到中共福州地委报到。1927年1月,国民党宁德县党部成立,郑长璋任县党部主任委员兼组织部长。1927年4月,郑长璋赶往福州营救战友,在福州嘉滨菜馆被捕,关押在福州警察局拘留所。在狱期间,他虽然遭受敌人百般折磨,仍念念不忘革命。1927年4月的一个深夜,郑长璋在福州西门鸡角弄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26岁。临刑时,他不断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

  8万网友痛悼忠华

  本报讯“千言万语,一言难尽。我只能说,哥哥,你自己保重了,家人都很想你,虽然你听不到我们的声音,但我相信你感应到了吧。”昨日,长乐籍英雄郑忠华的妹妹郑仪凤用网上祭奠的方式缅怀死去的哥哥。

  轻轻点击鼠标,进入网页http://zzh.netor.com,这是全国大型的网上祭奠馆网同纪念馆为英雄郑忠华开辟的网墓。截至昨日晚上8时,登录该站利用送花、献酒、点歌上香等方式缅怀勇士、传递哀思的网友已达到了近8万人次。题写的“挽联”共计有423条,且还在不断增加。

  网友们留言较多的是“英雄一路走好”“向英雄致敬”。一位网名为雪梅的网友写道:“很久没有来这里看你了,今天是清明节!希望你在另一个世界一切都好!我们想念你!———最可爱的人!”一位名为“一个退伍消防战士”的网友则表示:“你是我们的骄傲,我为有你这样的战友而自豪!”

  素不相识的来自五湖四海的网友纷纷献上自己的一份祝福,寄托对英雄的缅怀之情。在网络世界,也透着一股浓浓的怀念。

  千名学生缅怀祥谦

  本报讯昨日上午,闽侯尚干中心小学、祥谦小学、石竹山文武学校约1200名师生以及林祥谦的曾孙林树坦、孙媳妇陈永枫等亲属,带着花圈和鲜花,来到林祥谦陵园,缅怀烈士英灵。当天,福州市边防支队也组织党员官兵,到林祥谦烈士纪念馆开展缅怀纪念活动并重温入党誓词。

  据介绍,由民政有关部门投资400多万元,修缮林祥谦陵园的第一期改造工程目前开始动工,包括陵园正门、广场、纪念展馆等几个部分,预计明年2月前完成。到时人们会看到一个新面貌的林祥谦烈士陵园。

  又讯昨日下午,文林山革命陵园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他们分别来自福州大学、福建师大、福建行政学院等几所高校。这些青年学生祭拜烈士英灵后,在陵园前宣誓入团。

  福建汇创实业有限公司团支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组织46名团员和大学城福大的44名新大学生带上花圈和鲜花,一起来到文林山革命陵园,缅怀英烈。据介绍,当天组织前来文林山扫墓的还有福建师大、福建行政学院等高校大学生,以及来自福州企事业单位等各界人士近万人。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