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像晏老师“那样”?(华东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18:57 人民网-华东新闻

  吴焰

  晏老师活在了学生心中,活在无数被他的事迹感动的人们心中,对于一个“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老师来说,这是最大的幸福。但是,为什么他就不能活在现行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

  清明是寄托哀思的日子,一位老师的离去,在这个时节,让人的心情备感沉重。

  老师名叫晏才宏,上海交大一位普通老师。普通到57岁因患肺癌离去时,他还只是一个“讲师”。

  但他又绝不普通。在他去世后3天内,学生们在BBS论坛上写出千条悼文,呼唤着“我们需要这样的好老师”,他的追悼会成了学子们的深情追思———就凭这一点,此前因为拿不出“像样的”论文而只“配”当“讲师”的晏才宏,就已经不再是“悲剧人物”———试问,高校里教授、副教授无数,究竟有多少人能像晏老师那样被人们真正记住并永远怀念?晏老师不是教授又怎样,他已经获得了比“教授”更高的荣誉,那就是最有发言权的学生们对一名师者最高的敬意。

  晏老师走了,他教书育人的事迹这段时间正得到传播,一个向晏老师学习的高潮也正在掀起。但是,晏老师走完人生“最后一课”的价值,难道仅仅就在于成为他人学习、效仿的榜样?

  很多大概同为师者的网友留言说,“敬佩晏老师,可我还是做不到像晏老师那样”。哪样?在一个职称几乎就是衡量教师水平、体现教师价值的重要标尺,在一个职称就意味着待遇、收入的专业领域,在一个30岁可以破格当教授、25岁可以当副教授的年代里,谁都知道,57岁的“讲师”,意味着什么。

  高校职称的评定,在客观上普遍“重科研、轻教学”。学生的好评说到底只是个软指标,无法直接构成对一个大学教师的评定。科研成果,包括论文,就成为一个显性的指标,而浑不管这种论文于实际究竟有多大价值———这很有点像一直备受争议的评职称一定要考外语一样了。在这样的高校评价体系之下,晏老师的软指标和硬指标的综合结果,也只够得上是“讲师”。

  所以,这就是晏老师之难于“复制”与“学习”的地方了。在一个“知识产生效益”的时代里,作为一个工科老师,他选择了全身心地站在三尺讲台前,把每一堂课演绎得近乎完美———尽管那无法带给他更多的金钱与实惠;在撰写论文与醉心讲坛的可能的精力冲突中,他宁愿放弃前者———尽管很多人都认为,那个论文的“门槛”其实并不高,以晏老师之力,完全可以轻松通过;在名利与个人追求上,他选择了最有利于学生的方式———尽管人人都知道,“教授”抑或“副教授”与“讲师”,不仅在待遇上千差万别,在世俗眼光中也是水平的落差,但晏老师就是拒绝写那些在他看来是为评职称而需要的论文。这样的近乎“自我牺牲”的方式,这样的人生境界,究竟几人能做到?就算做到了,到底是社会的幸,还是悲?

  晏老师活在了学生心中,活在无数被他事迹感动的人们心中,对于一个“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老师来说,这是最大的幸福。但是,为什么他就不能活在现行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在高校,教学育人是教师、高校的首要职责,一个师风师德如此深受学生爱戴、教学水平如此之高的老师,难道就没有一种评价体系可以承认吗?如果高校无法在“科研”与“教育”中作出取舍,难道就不能探索“双轨制”评价体系,设置“科研型教授”和“教学型教授”两种评价指标,让每个人,特别是像晏老师这类学生、社会需要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都能获得与其价值相匹配的待遇吗?学校对特长生都可以有规定特招,为什么像晏才宏这类的老师,就找不到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

  或许,晏老师的离开能加速高校评价体系的改革,能改变以论文数量作为教师评职称主要指标的片面重视科研现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名利淡泊如他。也相信,九泉之下的晏老师,其实同样希望看到更多的老师,能够在公正而激励的机制下,满怀热忱投入三尺讲坛中……

  《华东新闻》 (2005年04月06日 第二版)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