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捐髓”“义举”谁入宣传之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00:02 红网

  某大学的一名大学生捐献的骨髓使一名白血病患者迎来了生命第二春,为此,这名大学生一夜成名:他成为了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纷纷走到台前,有的媒体甚至连篇累牍的进行报道。近日看报,又被一大标题吸引《XXXXX捐髓义举》,文中的基本情节同那位大学生差不多。

  从医学角度出发,捐髓就是捐献造血干细胞,而造血干细胞又是可以再生的,这一行为对人体本身并没有损害性。全球几百万捐献者中,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例因为捐献骨髓而使身体受到影响的。说白了,捐髓其实就同献血一样,是一种很普通的而又几乎没有风险的行为。

  可是一些媒体偏偏小题大做。这篇报道中又写道:“……献出自己宝贵的造血干细胞(骨髓)……”宝贵?实在有点言过其实。物以稀为贵。如果真是要说宝贵,也只因现在捐献干细胞的人少。为什么少呢?因为人们对于捐髓的认识还很不够。

  人们的认识来自哪里?来自媒体的宣传。媒体如此费功夫、费篇幅去报道捐髓的义举,而对捐髓是怎么一回事等内容几乎不着笔墨。给老百姓的印象就是:捐髓是很高尚的事,捐髓的人都是勇者、是英雄。而我们恰恰又生活在一个缺乏英雄的时代。媒体的报道塑造了英雄的形象,而老百姓与英雄之间是有距离感的。“咱们老百姓一个。骨髓还是留着英雄去捐吧。”这是其一。其二,骨髓呀,那是我们骨头里面的东西,捐出去了,我们怎么办?捐骨髓?疼呀。听名字就怪吓人的。还是明哲保身吧。

  不论是其一还是其二,都是认识不够的结果。古人说:“无知者无畏。”而现在是“无知者无为。”正因如此,我国骨髓库的资料还不到17万份,而美国有460万份、欧洲有370万份。不要忘了,我国人口比美国和欧洲各多出10亿。相较而言,只能用“少得可怜”四个字来形容我国的捐献情况。而我国的需要量又是庞大了。目前我国有几百万急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挣扎在死亡线上,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4万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造血及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能使60%~70%的绝症患者获得新生。而非亲缘关系的配型成功率只有1/400~1/10000,所以只有增加资料库库存,血液病患者获救希望才会增加。

  要增加库存,就必须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献者的行列中来。而这就必须依靠媒体的引导。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捐献骨髓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是每一个健康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举手之劳。而这一举手就可能救人于沉疴。另外,还要唤起人们的爱心和责任感,要让人们意识到:创建健康家园、和谐社会,人人有责。给病人一个春天就是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

  面对新的捐髓报道,希望知识性更多一点,号召力更强一点,影响面更广一点。而只有长期、反复进行以“捐髓”知识、号召“捐髓”为主、“义举”事例为辅的宣传报道,才能让更多的人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和参与捐髓这件事情,只有这样,我们的媒体才算为拯救白血病人尽了自己的职责,而这,也是几百万白血病人的企盼。(稿源:红网)(作者:曾晓虎)(编辑:潇湘行)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