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重点中学“圈钱”源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00:02 红网

  河南省开封市重点中学兰考县第一高级中学,全校4700多名在校生中,只有1280多名学生是达到当年录取线的“平价生”,超过七成学生是要交“择校费”的“高价生”,而按河南省的规定,高中“择校生”比例不得超过学生总数的30%。(见《新华网4月5日》

  重点中学里面,超过七成学生是要交“择校费”的“高价生”之类的现象,并不是兰考一高所特有的现象,笔者曾经求学的中学也存在这种现象。原因何在?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中小学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着一大批薄弱学校。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系统深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经济实力及同一地区校际间资源的差距,致使强校更强,弱校更弱。中小学薄弱学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中小学“择校热”、“多收费”、“乱收费”现象的产生。这种现象在全国不同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严重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发展水平。众所周知,考试是一种较为公平的方法,它不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但目前由于高质量学校是较为稀缺的教育资源,教育对个人日后经济收益的影响越来越大,对高质量学校的教育需求也有增无减,“钱择校”、“权择校”的现象日益严重。入学的方式呈现多元化,有些学校通过入学考试选拔的学生人数还不及通过收取高价“赞助费”入学的学生多。重点学校“圈钱”也就不可避免了。这种凭借金钱与权利来取得教育机会的行为严重危害到教育公平,明显将贫困家庭子女排除在高质量的教育机会之外。

  重点学校之所以“圈钱”,就在于拥有了优质教育资源,在于薄弱学校的存在,在于家长对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迫切心情。要真正解决重点学校“圈钱”现象,教育改革须系统推进。依据考试的分数来分配稀缺的教育资源尽管有诸多的缺陷,但至少还包含了个人的努力成分,这比起依据家长的权力资本、经济资本、社会关系资本来说,离公平而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显然是更接近一些,对社会的进步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就目前来说,从事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均衡发展,不能再把差距拉大,不要把资金堆在少数学校上;提倡强校、弱校间师资互相交流;通过资源、教育体系及办学的调整来解决供需矛盾,使所有的学校都成为好学校。

  重点校制度是教育政策与制度规则本身的缺失导致不公平,是由于历史和政策原因而形成的重点校与薄弱校之间在资源配置、教育质量方面有巨大差异而导致教育的不公平。为解决这种“圈钱”现象,就要从解决制度不公着手,就要保证保证最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及时全面地反映到教育政策活动中,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决策活动的民主化,特别是决策程序的民主化,保证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需要和利益在教育政策中得到全面反映。通过教育决策的集体选择,最大限度地整合、平衡各种不同的利益要求,形成一种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教育公平。而且,这样的利益平衡机制还是社会和教育的“安全阈”,能够最大限度防止不公平的政策活动的产生。(稿源:红网)(作者:朱四倍)(编辑:潇湘行)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