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饭桌”的成功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07:44 大众网-生活日报 |
在七里山小学和育新小学门口,人们时常可以看见两个穿白大褂、手摇小红旗的阿姨。放学铃声过后,一帮小学生纷纷跑到她们跟前,然后列队回家。 她们是二七新村街道办事处第三居委会“小饭桌”的工作人员。每天中午,她们前往学校接孩子到“小饭桌”吃饭,饭后再送孩子们去上学。 受规模限制,钟点工专业接送孩子并未让家政行业从中尝到足够的甜头。而一些“小饭桌”及时推出的“接送”服务,不仅适应了家长们的需求,而且抢得了市场先机。 二七新村街道办事处第三居委会的“小饭桌”,便是一个典型代表。 该居委会主任田宝明说,目前她们开办19年的“小饭桌”已发展到小托儿所、小辅导站,并由原来的“半日托”、“假日托”、“全日托”发展为上学接送、午餐、午休、放学后辅导作业的一条龙服务。正因此,虽然近些年“小饭桌”遍地开花,他们的“小饭桌”仍有充足的客源。 在这里,“小饭桌”的阿姨们每天下午还会接孩子放学,这样,家长们每天“两接两送”的作业已基本减负为“一送”。 目前,该“小饭桌”共有7位工作人员,人均月收入450元,此前她们均已从原单位下岗。田主任认为,开办“小饭桌”对社区及 其个人的发展是一件好事。 既然如此,社区能否成立专业的接送服务公司,从下岗、离岗人员中征集一批从业人员为家长提供相应的服务?田宝明主任表示,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又减少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对于社区服务体系本身更是一种健全和完善。 目前,省城约有400个城市社区。有关教育人士表示,如果能充分发挥这些社区的作用,按需提供服务,那么,困扰家长多年的接送难题将得到极大缓解。 本报记者 石念军 新闻链接 “小饭桌”遍地开花 1986年,省城第一个“小饭桌”在二七新村街道办事处第三居委会诞生。如今,“小饭桌”在省城已是遍地开花。 目前省城有多少家“小饭桌”?虽然对于这一数字,有关部门均谨慎表示没有相关统计,但据市中区的一份资料显示,其辖区内的“小饭桌”可为4000多名小学生提供就餐服务,若以每家可供100名小学生就餐计算,“小饭桌”就有40家,而该区除去所辖两镇的小学,共有小学不足40所,平均每所小学搭配一家“小饭桌”。 “小饭桌”的遍地开花直接加剧了行业竞争。二七新村街道办事处第三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们的“小饭桌”就餐人数最多时曾达到150多人,而近年来随着学校、家庭等“小饭桌”的普遍出现,学生数量一度直线下降,而如今她们通过改善服务,再度使学生数反弹至70多人。 梁乃贞是山东省地震局离休干部,16年来一直自行创办“少年之家”。她的努力解决了大院里孩子无人看管的难题。她说,社区理应成为除学校、家长外教育孩子的第三责任人,而一些省直机关单位等集体宿舍区也应有这样专为孩子着想的组织。 今年已是80岁高龄的梁乃贞老人,16年来一直用自己的行动演绎着这项工作的可行与不凡。 (记者 石念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