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如何走出“精神疲劳”的泥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08:55 南方日报

  健康专题

  “唉,累死我了!”你不管走到哪里,都可能听到这样的感叹。其实,我们每个都市人差不多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

  人未老,心已老

  精神疲劳是现代社会疲劳综合征中最复杂的。精神负重是疲劳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中年人。他们精神压力最大,在工作、事业、人际关系和家庭等方面,总是处于一种思考、焦虑、烦闷、恐惧、抑郁的压力之中,常使自己疲惫不堪。

  个案一:王先生,39岁,部门经理

  接近不惑之年的王先生总是一脸无精打采,显得十分苍老。他自从结婚以后,工作压力剧增,生活节奏也越发加快,这样的“内忧外患”让他渐渐衰老。“非常累”成了他的口头禅。妻子建议他外出走走,他竟回答:“年纪大了,路走不动了。”回家后他总呆坐在电视机前不言不语,躺在床上又睡不着。

  个案二:林小姐,27岁,公司职员

  林小姐称自己是在不知不觉中加入了“衰老”一族。看到周围的女同事结婚、怀孕、生孩子,或是一个个跳槽,她开始有了劳累衰老的感觉,总在不厌其烦地回忆往事,每一句话都以“我从前……”开头,活像一个现代版的“祥林嫂”。“我以前曾有许多兴趣爱好,现在累得什么都不想了,相反对生活还有些厌恶。”而对于未来,林小姐更是不敢去想,她常会深夜醒来或是失眠,脑子里全都是工作和可怕的未来,更担心的是被“炒鱿鱼”。

  走出泥潭的9大策略

  1.首先应讲究心理卫生、加强品德修养,心胸要开阔,以减少心理疲劳的发生。一旦出现,应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要闷在心里,比如找知心朋友谈谈心。

  2.自己对自己要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能力、体力和环境等具体条件去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最好的心理健康策略就是对自己不挑剔,不给自己订一个太高的期望值标准。

  3.感觉很累的心理原因是每天都在强求自己去实现某种美好的憧憬,爱与人攀比,每天都在膨胀着自己的欲望,把别人的行为结果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至产生贪婪的心理情结,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饥荒感觉,对地位的看重、对金钱的渴望、对虚伪自尊的坚持、对享乐的无尽欲求等,造成自身彻底的不愉快,总感觉到生活得很累很累,其治疗的“良药”是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开发自己的潜能,不要过分地注意别人的掌声与称赞,在不断地扩大自己心理空间的同时去体验生活本身的意义和愉快。

  4.是要面对现实,更新观念,努力地去追求和进取,这样自己就会发现自己的光辉。心理学家马斯洛有句名言:“第一流的汤比第二流的画更富创造性。”意思是说,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如果你适合当一名厨师,那就不必要去追求当一名画家了。

  5.进餐时间规律化。有规律地进餐,可以使身体经常处于正常的新陈代谢状态。

  6.多锻炼。身体健康的人可以进行一些体育活动,譬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散步等。锻炼可以使人工作起来更自信,碰到困难时更加从容不迫。黄昏时活动活动身体还可以使你更快地进入梦乡。

  7.按生物钟规律主动休息作息、科学进餐,并坚持适当运动。精神疲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睡眠不足。有这种情况的人每天应当多增加一个小时的睡眠。每个人的睡眠需要是不同的,应该找出最适合于自己的固定睡眠时间。

  8.主动求乐。笑是最佳的“精神松弛剂”,10分钟大笑能使人全身放松45分钟,男子每天应笑14-17次,女子应笑13-16次。当然,这种笑应是发自内心,自然坦诚。因此,应多与有幽默感的人接触,多看相声、小品、富有喜剧色彩的影视节目,主动求乐。

  9.科学用脑。科学用脑最重要的措施是顺应大脑活动的生理节律,尤其是不可以长时间以各种强制手段增加脑力劳动的负荷。如大量抽烟是作家刻苦写作的兴奋剂,诗人则是以酒助兴,西方人则喜欢抽雪茄、饮咖啡或者使用其他兴奋物质,来振奋自己的精神,以意志来强迫自己战胜疲劳,继续学习和工作。脑的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和保证,讲保健,盼长寿,那么,及时消除心理疲劳,一辈子注重脑保健也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压力产生精神疲劳

  精神疲劳最明显的表现在于睡眠质量差,如失眠、做不连贯的梦,在噩梦中惊醒等。很多人喜欢用安眠药对付精神疲劳引起的睡眠问题,但这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有睡眠问题的人,每天应当多增加一个小时的睡眠,并找出最适合于自己的固定睡眠时间。

  看起来颇令人费解,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体力劳动日渐减少,然而劳累感却又成为现代人的普遍感觉,原因何在?

  人们通常把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前者主要针对劳动而言,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疲倦、无力等;后者也即是精神疲劳主要指脑力劳动而言,疲劳的主要表现为心情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不敏捷、反应迟钝等。

  精神疲劳的一个明显表现是学习与工作效率降低。长期的精神疲劳便影响心理健康,使人心境压抑、百无聊赖、心烦意乱、精疲力竭,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失眠、怕光等,由此还发生其他心因性疾病。

  不难明白,虽然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地减轻人们的体力强度,但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乃至使人出现头昏脑胀、全身乏力、嗜睡或失眠、容易激动、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冷漠和不顺眼、思维迟钝、逻辑推理能力受阻、食欲减退。情绪不稳,甚至出现一些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改变,总的感觉就是生活得好累好累。

  专题撰稿/章睿齐

  图:

  活得太累是现代都市人的共同感受。 本报资料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