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通讯:“海派”作家群“忆苦思甜” 谈文学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09:1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四月六日电 题:“海派”作家群“忆苦思甜”

  中新社记者许晓青

  “我最怀念的是在淮北插队时那一片片麦田……”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上海作家协会主席王安忆今天面对数百位沪上大学生动情地吐露心声。

  王安忆、孙颙、叶辛、赵丽宏、赵长天、陈村、王小鹰等十三位知名“海派”作家今天同时现身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他们兴致勃勃地借此番重返大学校园的机会,回顾成长经历,他们的“忆苦思甜”让在场的新一代文学青年听来颇受感动。

  种田启发“文学精神”

  以撰写小说《长恨歌》享誉海内外的王安忆回忆起自己插队落户时对大自然的点滴感受时,颇为感性地说:“当年插队落户时,一片片麦田让人想到很多很多,你似乎在晚上都能听到麦子拔节的声音,你能闻到麦子的香气……我想说的是,大自然实在太伟大了,我从事文学创作的最高理想也许就是能够摹仿到一点点大自然的精神!”这段动情地诉说,引来现场大学生们热烈的掌声。

  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散文家的代表赵丽宏回忆起自己种水稻的经历,认为从中得到的启发不亚于王安忆种麦子的感受。

  “卖掉长发,我要读书!”

  “我要读书!当年即使忍痛卖掉了自己二尺八寸长的头发,我就是要凑几块钱买一本书来读!”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撰写法律小说而在内地出名的女作家王小鹰今天在大学生面前热泪盈眶。她说:“我回忆这段经历是想告诉今年的文学青年们,我们当年对阅读有多么饥渴。”

  作为文革后华东师范大学的首批大学生,王小鹰又问今天的大学生:“我想念大学的丽娃河、文史楼!现在你们还去图书馆抢座位吗?买书时会排长队吗?”现场响起了学子们的回答:“是的,我们和你一样!”作家们听后都欣慰地笑了。

  文学一定有价值

  席间,“海派”作家群“忆苦思甜”的兴致渐起,他们还不失时机启发大学生们为中国文学的现状和未来也作一番“忆苦思甜”。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创作知青文学而出名的作家叶辛指出,当代中国文学一方面似乎很繁荣,“产量”很高,而另一方面文学却在“边缘化”,读的人越来越少。这种“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现状也让在场大学生们感到担忧,不少学生议论着“当代中国文学何去何从”的话题。

  作家们最后告诉大学生:“文学要表达就是人性,只要人性还在,文学一定有价值”。完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